这是毒蝰?!V3?!极速版?!
仔细查阅包装盒,确实写的是 Razer Viper V3 HyperSpeed,也即毒蝰 V3 极速版。

作为正统续作的首款作品,或者我们假设这是雷蛇为毒蝰 V3 系列的全新登场而推出的测试设计,毒蝰 V3 极速版和毒蝰 V2 专业版的相似度还是非常高的,至少有三点绝对一致。
都是雷蛇出品,名字都带”毒蝰“,以及都是对称式设计。再多的我就……掰扯不出来。
现在再来评判毒蝰 V1 以及 V2 系列的设计,(这两个系列的设计一脉相承),凭借着极致的传感器性能、极致的高回报率连接技术,还有更为极致的非打孔轻量化设计和同样极致的机身线条,“毒蝰”可谓一炮而红 ,成为游戏鼠标中数一数二的王者。

因为极致的设定,特别是相对扁平的机身、侧键和仿生学的左右键设计,毒蝰 V1、V2 系列的适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相对狭窄些。(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与狗屁王区分开来)
雷蛇自然最清楚,也知道如何调整。雷蛇的想法是毒蝰 V3 系列依然追求卓越,以满足玩家的使用需要以及覆盖更多的适用场景。
可现在贸然推出毒蝰 V3 专业版既不合时宜,也过于冒险,所以毒蝰 V3 极速版是这个设计的市场校验和先发测试,又或者这其实是炼狱蝰蛇 V3 对称式极速版,(说不准 V3 专业版还会调整)。

这个全新设计有什么不同?就需要请出前辈毒蝰 V2 专业版来对比看。从侧面角度看,毒蝰 V3 极速版相比毒蝰 V2 专业版是要高些,按照官方数字来比较是 39.9mm 和 38mm。
因为相对扁平的机身线条以及更为明显内陷的侧裙腰线,毒蝰 V2 专业版天然适合指握、抓握,也更适合在低 dpi 时的频繁抬鼠操作。并且左右键的设计是覆盖鼠标前端,这也使得其仅适合指握、抓握。

毒蝰 V3 极速版左右键的形态略微收缩,新增无名指停靠位,同时通过加深凹槽方便手指定位。还有有更高且面积更大的侧键,(相比毒蝰 V1、V2 系列的长条侧键)有更好手感以及更宽裕的安全操作区。
更为饱满的机身设计,以及略微高些和略微靠后些的鼠标高峰,毒蝰 V3 极速版对于抓握的手感以及支撑都要更好些,也适用于趴握。

这些不同,(纯粹以手感和形态设计来说),毒蝰 V3 极速版与毒蝰 V2 专业版的手感表现以及适用场景有着明显差异。我不由自主地将毒蝰 V2 专业版以及炼狱蝰蛇 V3 专业版放在一起,再把雷蛇这支新鼠标放在中间,怎么看怎么想怎么着都……奇怪。
左右键的形态设计是毒蝰 V3 极速版与毒蝰 V2 专业版最大的不同,也正为这些调整,毒蝰 V3 极速版的视觉观感和手感表现,与炼狱蝰蛇 V3 专业版反而更像是同一个系列。整体偏饱满的身材,明显拔高的鼠背,侧键的形态和相对大面积的设计更是如出一撤,足够说明血缘关系。
或许毒蝰 V3 极速版最大的问题,是取错名。要是叫炼狱蝰蛇 V3 对称式极速版可能就没毛病了。

刚刚回答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文章开头的“毒蝰?!”、“V3?!”。第三个问题“极速版?!”,在雷蛇的产品定义里“极速版”是专业版、标准版的降配、实惠版,让玩家用实惠的价格体验到旗舰级的模具设计。
可是毒蝰 V3 极速版作为极速版却很特别,最特别的一点是 …..不支持蓝牙无线连接。倒不是说极速版就一定要支持 2.4GHz 以及蓝牙双无线的,可炼狱蝰蛇 V2X 极速版支持,巴塞利斯蛇 X 极速版支持,巴塞利斯蛇 V3 极速版支持,那伽梵蛇 V2 极速版支持。
所以毒蝰 V3 极速版仅支持 2.4GHz 无线,不支持蓝牙无线,还真让人迷惑。再考虑到这支鼠标和其他极速版都是可换电池设计,方便携带外出使用,蓝牙的缺席就更让人觉得奇怪。

同样奇怪的,是毒蝰 V3 极速版配备雷蛇旗舰级的 Focus Pro 30K 光学传感器(PAW3950)以及支持最高 4000Hz 回报率的 Razer HyperSpeed Wireless 技术,能够与毒蝰 V2 专业版、炼狱蝰蛇 V3 专业版等现役旗舰们相提并论。
至于其他的极速版?那伽梵蛇 V2 极速版除外,几乎都是降级再降级的前前代旗舰传感器,倒不是不能用,可肯定没有毒蝰 V3 极速版的强和好。这么看来,相比起可能用得上的蓝牙,参数和表现都旗舰级的传感器显然更实用,毒蝰 V3 极速版看来是真的(性能)极速。
既然说到电池,那么因为电池而导致的设定就必须要说说,也就是机身重量以及传感器位置。

毒蝰 V3 极速版的本体重量是 59g,使用标配 AA 碱性电池是 82g。在 2023 年来讲,毒蝰 V3 极速版依然是可以算进轻量化设计的,还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池或者是 AAA 电池转接来实现减重。
在安装 AA 电池时,毒蝰 V3 极速版重心居中。实测使用 AAA 电池转换时,重心略微有点靠前。
在雷云驱动中,也预设了多种电池以更好地计算使用寿命。此外毒蝰 V3 极速版的左右键为雷蛇第二代机械式微动也即定制的凯华绿点微动,没用第三代光学微动是为了省电。


要是仔细观察,炼狱蝰蛇 V2X 极速版、巴塞利斯蛇 X 极速版、巴塞利斯蛇 V3 X 极速版、那伽梵蛇 V2 极速版,这些极速版们都是开上盖换电池。电池仓和传感器不会互相抢位置,传感器保持居中和鼠标重心保持尽可能一致。
毒蝰 V3 极速版这支“极速版”是底部更换电池。这样的设定可以保证左右键的手感不会因为上盖拆卸安装的装配误差导致手感变化。
当然巴塞利斯蛇 V3 X 极速版是拆卸上盖更换电池,可是上盖采用分体式设计,并不会影响左右键的手感。毒蝰 V3 极速版没有采用类似的设计,应该是因为设计语言不同,也应该是毒蝰 V3 系列的设计测试需要。


总而言之,这样的设定使得电池仓和传感器互相抢位置,最终传感器位置偏上。这是不是问题?当然是,这可能也是毒蝰 V3 极速版最让人迷惑的设定。
传感器的位置尽可能居中放置不是为了好看。不同的握持姿势,鼠标和手掌心的距离不同,其中抓握、指握时距离最远。你可以手掌不动,通过更换不同的握持姿势,来观察鼠标和光标的位置。简单来说,毒蝰 V3 极速版的传感器偏上,在不同握持姿势时的距离就会更大些,进一步影响到潜意识操作。(都是同心圆,鼠标的移动轨迹会比手掌心的要大些)
当然这又算不上是根本性问题,随着使用将会形成新的肌肉记忆,且实际使用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和体验问题。再是因为毒蝰 V3 极速版是“极速版”,而非“专业版”,产品定位也允许一定的取舍。

这又绕回去最开始的问题,毒蝰?!V3?!极速版?!这雷蛇算盘是打的真不错,毒蝰 V3 极速版确实很不“毒蝰”,也很不“极速版”,却很适合作为“V3”的首款产品来展示全新的设计语言和产品理念。
将鼠标的最高锋拔高些并且后移,侧键更宽裕的按压面积和更宽裕的操作空间,很有熟悉感的左右键设计以及新增明确的无名指停靠位,还有将 DPI 键从底部挪回左右键中间,这些让毒蝰系列不再局限在指握、抓握,也让毒蝰 V3 极速版用起来要更轻松、灵活和自由些。
毒蝰 V3 极速版是现役雷蛇鼠标中的异类,是毒蝰系列中的异类,也是极速版中的异类。却依然有吸引力,以极速版的定价也就是 499 元,提供现役旗舰相同的顶级传感器 PAW3950 以及最高支持 4000Hz 回报率的 HyperSpeed 无线连接技术,融合毒蝰与炼狱蝰蛇的全新设计,毒蝰 V3 极速版确实是好用也颇为有趣。
更是为传说中的毒蝰 V3 专业版的登场,做好的前期测试以及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