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魏国对商鞅和张仪的态度何以截然不同

平安评过去 2024-07-24 02:39:42

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群雄并起。在这个充满机遇与危机的年代,政治家们的命运往往如同走钢丝一般惊心动魄。其中,商鞅和张仪这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在秦国和魏国之间周旋,他们的政治手腕和处世之道可谓各具特色。然而,当他们分别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求魏国庇护时,魏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个被拒之门外,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另一个却受到热情接纳,甚至被委以重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般天壤之别?他们的为人处世有何不同?这背后又折射出了怎样的历史智慧?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探寻其中的玄机。

商鞅与魏国的恩怨情仇

商鞅,名鞅,卫国人,本姓公孙,后改姓商。他的一生与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早年的求学到后来的政敌,商鞅与魏国的关系可谓跌宕起伏。

商鞅年轻时曾在魏国求学,师从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在魏国期间,他潜心研究法家学说,为日后在秦国推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的魏国正处于魏文侯统治时期,国力强盛,被誉为"西方霸主"。然而,商鞅并未能在魏国施展抱负。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即位。此时的商鞅已经27岁,正值壮年。他向魏惠王提出变法建议,却遭到魏国大臣公叔痤的反对。公叔痤认为商鞅"为人刻薄寡恩,不可用也"。这一评价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商鞅日后的命运。

被魏国拒绝后,商鞅辗转来到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开始在秦国推行变法。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使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然而,商鞅的成功并未让他忘记在魏国的挫折。公元前340年,秦国开始对外用兵,商鞅受命率兵攻打魏国。在这次战役中,商鞅使用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计谋。

他写信给魏国的将领公子卯,声称两人曾有交情,不忍互相杀戮,提议见面畅饮后罢兵回国。公子卯信以为真,前去赴会。双方盟誓后,正在饮酒之际,商鞅突然命令甲士冲入,俘虏了公子卯。趁此机会,秦军攻击魏军,大获全胜。

这一事件让魏国君臣震惊不已。魏惠王得知败讯后,悔恨当初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建议杀掉商鞅。为求和平,魏国不得不将河西一带的土地割让给秦国,并将国都从安邑迁至大梁。

商鞅的这一行为,虽然为秦国赢得了胜利,却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他的欺诈手段不仅让魏国君臣记恨在心,也让秦国内部对他的评价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他足智多谋,有人则认为他行事不择手段。

两年后,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即位。新君即位之初,朝中权力格局发生变化。秦惠文王的叔父公子虔趁机指使门人诬陷商鞅谋反,派官吏前去逮捕他。

在这危急时刻,商鞅想到了逃往魏国。然而,魏国人并未忘记他曾经的所作所为。当商鞅来到魏国边境时,魏国不仅拒绝接纳他,还将他押送回秦国。最终,商鞅被秦军处以车裂之刑,全家也被株连处死。

商鞅与魏国的恩怨情仇,从他早年在魏国求学,到后来攻打魏国,再到最后被魏国拒绝庇护,可谓是跌宕起伏。这段经历不仅体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也反映了商鞅本人行事风格的特点。他的果断和强硬为秦国带来了强盛,却也为自己招致了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他需要魏国的庇护时,曾经的所作所为终究成为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张仪与魏国的复杂纽带

相较于商鞅与魏国的恩怨情仇,张仪与魏国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张仪,魏国安邑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的政治生涯跨越多个诸侯国,但与魏国的联系始终未曾断绝。

张仪初入仕途时,曾在楚国担任官职。然而,由于一次失窃事件,他被楚国弃用。之后,张仪辗转来到秦国,得到秦惠王的重用,被任命为相国。在秦国期间,张仪开始施展他的外交才能,多次游说魏国,为秦国谋取利益。

公元前328年,张仪与秦国公子华率军攻占了魏国的蒲阳。这次军事行动本应激化秦魏两国的矛盾,但张仪却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拉近两国关系的契机。他建议秦惠王将蒲阳归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作人质。这一举动表面上看是秦国对魏国的善意,实则是张仪精心设计的外交谋略。

随后,张仪亲自前往魏国,向魏王进行游说。他强调秦国对魏国的"宽厚"态度,暗示魏国应当以礼相报。张仪的话语巧妙地激发了魏国的羞愧感和责任感,最终成功说服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作为对秦惠王的答谢。

这次外交行动充分展现了张仪的政治智慧。他不仅化解了秦魏之间的军事冲突,还为秦国获得了大片土地,同时还维持了与魏国的友好关系。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策略,与商鞅的强硬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魏国并非总是能被张仪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数年后,魏国与韩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秦惠王大怒,再次派遣张仪率军攻占魏国的陕县。但这一次,张仪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将陕县的魏国居民全部交还给魏国。这一决定看似有损秦国利益,实则是张仪为赢得魏国信任而布下的一着妙棋。

果然,张仪的计策奏效了。魏国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甚至邀请他出任魏国的国相。这一职位的获得,标志着张仪与魏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张仪并未因此而改变他的政治立场。他在魏国任相期间,实际上是在为秦国的利益服务。

张仪利用自己在魏国的地位,不断劝说魏王带头臣服于秦国,以此来瓦解诸国的合纵联盟。虽然魏惠王拒绝了张仪的建议,但张仪的这番游说无疑动摇了魏国在合纵联盟中的地位。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继位。相比于其父,魏襄王的政治手腕更为稚嫩。张仪抓住这个机会,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服于秦国。这一次,他的游说取得了成功。魏襄王不仅同意退出合纵联盟,还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

张仪的这一系列外交行动,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也反映了魏国在面对秦国崛起时的摇摆不定。魏国君臣对张仪的态度,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的信任,再到最后的屈服,折射出了魏国在战国格局中地位的逐步衰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张仪多次利用欺骗手段对付魏国,但魏国对他的态度却与对商鞅截然不同。当张仪在秦国失势时,魏国不仅没有拒绝他,反而欣然接纳。这种差异性态度的背后,反映了张仪与商鞅在处事风格上的巨大差异,也体现了魏国在面对不同政治家时的策略考量。

商鞅与张仪的为人处世之道

商鞅和张仪,这两位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虽然都曾在秦国和魏国之间周旋,但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却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生涯,也最终决定了他们在危难之际的命运。

商鞅的处世之道可以概括为"刚硬果断"。他推崇法家思想,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强调奖罚分明、赏罚必信。这种思想在他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秦国推行变法时,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他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县制,推行军功爵位制,鼓励耕战。这些政策虽然遭到了秦国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商鞅依然坚持己见,甚至不惜处死反对变法的公子虔的师傅甘龙和公孙贾。

商鞅的强硬作风在对外政策中同样表露无遗。在攻打魏国时,他不惜使用欺骗手段俘虏魏国将领公子卯。这种行为虽然为秦国赢得了胜利,却也让魏国君臣对他恨之入骨。

商鞅的处事风格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他在推行政策时往往不计后果,只求达到目的。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容易树敌太多,为自己埋下祸根。

相比之下,张仪的处世之道则可以概括为"圆滑变通"。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张仪善于运用外交手腕,以言辞和谋略取胜。他的政治手段更加柔和,善于因势利导,而非强行推行。

在秦国任相期间,张仪多次游说魏国,每次都能巧妙地化解矛盾,为秦国谋取利益。例如,在攻占蒲阳后,张仪建议秦惠王将其归还魏国,并派公子为人质。这一举动不仅缓解了秦魏之间的紧张关系,还为秦国赢得了更多土地。

张仪的外交策略常常采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当秦国攻占魏国的陕县时,张仪主动将魏国居民交还,这种看似吃亏的做法实则是为了赢得魏国的信任。事实证明,这一策略确实奏效,魏国不仅对张仪改观,还邀请他出任国相。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张仪也显示出了高超的技巧。他能够与各国君主和大臣建立良好的关系,即使在为秦国利益服务时,也能保持与其他诸侯国的友好往来。这种广泛的人际网络为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游刃有余提供了重要支持。

张仪的处事风格可以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他善于利用言辞和策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种做法虽然可能被人视为奸诈,但却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身,并为所服务的国家谋取利益。

商鞅和张仪的处世之道之所以如此不同,与他们的出身和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商鞅出身贵族,年轻时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使他在推行政策时常常不顾及他人感受,导致他在秦国内部和其他诸侯国都树敌众多。

相比之下,张仪的出身则相对平凡。他曾经因为一次失窃事件而被楚国弃用,这段经历可能让他深刻认识到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身的重要性。因此,他在为人处世时更加谨慎,善于审时度势,懂得见风使舵。

两人的处世之道也反映了他们所推崇的政治理念的差异。商鞅作为法家代表人物,推崇以法治国,强调赏罚分明。这种思想在他的政治实践中表现为不讲情面、不计后果的强硬作风。而张仪作为纵横家,更注重权谋和外交手段,他的政治实践更多体现为灵活多变、因势利导的策略。

商鞅与张仪在秦国的政治生涯

商鞅与张仪,这两位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虽然都在秦国担任过重要职位,但他们在秦国的政治生涯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轨迹。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两人的政治理念和处事风格,也反映了秦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需求。

商鞅入秦始于公元前361年。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迫切需要变革。秦孝公广招贤才,商鞅抓住这个机会,向秦孝公提出了一套变法方案。这套方案包括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县制,推行军功爵位制,鼓励耕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秦孝公对商鞅的方案大为赞赏,但秦国的贵族们却强烈反对。面对这种局面,商鞅采取了一种极为大胆的做法:他在咸阳城南立木三丈,并宣布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没有人相信这种简单的事情能得到如此重赏,于是无人行动。商鞅随即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承诺,赏赐了五十金。

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蕴含着深意。商鞅通过这种方式向秦国上下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新法令一旦颁布,必将严格执行,绝不食言。这种"言出必行"的态度为商鞅后续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商鞅在秦国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他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县制,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这些措施虽然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但却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很快就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

然而,商鞅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新君对商鞅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秦国贵族趁机发难,指控商鞅谋反。面对这种局面,商鞅试图逃往魏国,但被魏国拒绝。最终,商鞅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他的家族也遭到了株连。

相比之下,张仪在秦国的政治生涯则要顺遂得多。张仪入秦的时间比商鞅晚了约二十年,当时的秦国已经完成了内部改革,正在谋求对外扩张。张仪的外交才能正好满足了秦国的这一需求。

张仪初入秦国时,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被任命为相国。他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地削弱了反秦联盟,为秦国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他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成功地说服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这一举动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张仪在秦国的政治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的"连横"策略。这一策略旨在联合东方诸国,共同对抗强大的楚国。张仪通过巧妙的外交手腕,成功地说服了齐、韩、魏等国,形成了以秦国为首的联盟。这一策略不仅削弱了楚国的实力,也大大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然而,张仪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新君对张仪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张仪被迫离开秦国,前往魏国。但与商鞅不同的是,张仪并未遭到严厉的惩罚,而是得到了魏国的欢迎,被任命为魏国的相国。

商鞅和张仪在秦国政治生涯的差异,反映了秦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需求。商鞅变法时期,秦国需要通过内部改革来增强国力,因此商鞅的激进改革得到了支持。而到了张仪时期,秦国已经完成了内部改革,更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扩大影响力,这正好符合张仪的特长。

两人的结局差异也反映了他们处事风格的不同。商鞅的强硬作风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树敌太多,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而张仪的圆滑处事方式,虽然可能被人视为奸诈,但却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身,即使失势也能找到新的出路。

商鞅与张仪的历史评价及影响

商鞅与张仪,这两位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虽然在生前都曾显赫一时,但他们在身后的历史评价和影响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两人政治理念和处事方式的不同,也体现了后世对战国时期政治家的复杂态度。

商鞅的历史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在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县制,推行军功爵位制,鼓励耕战等一系列措施,秦国迅速从一个西陲小国变成了足以与中原诸侯抗衡的强国。这些改革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商鞅的改革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阶级矛盾。他废除贵族特权,推行连坐法,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增强了国家的力量,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这种情况在秦孝公去世后立即显现出来,最终导致商鞅惨遭车裂。

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商鞅的形象更加复杂。一方面,他被视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变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改革之一。商鞅的"强秦之术"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特别是在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时期。例如,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曾提出"独尊儒术"的同时,也主张采用法家的某些思想。

另一方面,商鞅的苛刻法令和严厉手段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儒家学者往往将商鞅视为"酷吏"的典型,认为他的做法违背了仁政的理念。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鞅的评价就颇为负面,认为他"胸怀利绵之心",只知道用严刑峻法来治国。

商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家思想的传播和秦国的强盛上。他的变法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参考。尽管商鞅本人最终惨遭车裂,但他的政治理念却在秦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最终促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

相比之下,张仪的历史评价则相对温和。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张仪以其外交才能和权谋手段而闻名。他提出的"连横"策略不仅帮助秦国在诸侯争霸中占据优势,也为后世的外交谋略提供了典范。

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张仪往往被视为智谋之士的代表。他的外交才能和权谋手段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时期。例如,唐太宗就曾多次提及张仪的外交策略,并将其作为处理周边关系的参考。

然而,张仪的评价也并非完全正面。他的反复无常和言而无信也招致了一些批评。例如,在《战国策》中,就记载了张仪多次欺骗诸侯国的事迹。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秦国赢得了利益,但也损害了秦国的信誉。

张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策略和权谋思想上。他的"连横"策略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效果,也为后世的外交谋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张仪的权谋思想也对后世的政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汉代的陆贾就曾以张仪的策略为基础,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思想。

商鞅和张仪的历史评价和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复杂性。商鞅代表了以法治国的思路,强调严刑峻法和中央集权。这种思想虽然在增强国力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常常被批评为过于苛刻。张仪则代表了以谋略治国的思路,强调外交手腕和权谋策略。这种思想虽然在处理复杂政治关系方面颇有成效,但也常常被批评为诡诈。

两人的评价和影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平衡国家利益和道德准则。商鞅的变法虽然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但其手段却常常被认为违背了传统道德。张仪的外交策略虽然为秦国赢得了利益,但其反复无常的行为也受到了批评。这种矛盾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一直存在,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和思想家讨论的重要话题。

1 阅读:54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