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缺少的三堂课:性的教育、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

黄娜老师 2024-09-08 18:20:40

最近又接到了给大一新生做入学教育的任务。

因为我教的是普通高等学校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所以被安排给新生开几节国家安全教育、国内外热点问题解读等方面的讲座。

借机会,我顺便看了看那本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但翻来翻去,总觉得有些太表面化和格式化了,似乎把大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那些一个模具造出来的工业品....

而“模具”的打造者,正是家长和老师们。他们认为,大学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即便真实的大学生,他们亟需教育的东西,家长不愿意提,学校不屑于教,最终可能还得全靠他们自己摸索...

这大概就是前面提及的——性的教育、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

对于很多人来说,性是自学成才的;爱是无法体验的;生活就是不断让周围的人“感到满意”。

性教育这点,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大家都懂的。

爱的教育这方面,学生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爱党爱国家,爱父母爱朋友。但唯独总会忽视,他们自己其实也是需要被爱的。

女孩对漂亮衣服的热爱,潜意识里成了某种罪该万死的邪念;

生病了不去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更焦虑这下子得落下多少节课;

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总有人会很不屑地说——这就是现代青少年抗压能力太差了,太敏感了。我们当初生活那么艰苦,都没有人抑郁,怎么现在物质丰富了,反倒出了这么多“抑郁症”?

难道他们忘了,先前那些农村里跟人吵架后,刚烈地上吊、跳井的妇女,还有和父母产生分歧后喝下百草枯农药的孩子们。

即便很多情形下,他们本人直到绝望赴死,可能都不清楚,自己是病了,一直在默默地承受、在误解和屈辱之中活着。

那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统统被“大人”们归为性格有问题,太敏感、太脆弱,连点战胜自我的意志力都没有。或者直接说,“年纪轻轻的就选择自杀太可惜了,对不起生养他的父母”。

就这样,把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简单“物化”成了专门来偿还父母养育之恩的“报恩工具”。压根没人在意他自己的想法和心理。

还有“生活的教育”。

目前,各个大学都开了诸如“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这类的课程,貌似上级还很重视,经常举办一些相关大赛和课程评比什么的。

然而,就是偏偏不告诉学生们,作为劳动者和国家公民,他们有哪些具体的权利不能被损害,又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最基本的比如,怎样看合同、缴纳和转移医保社保时的注意事项等等;高级一点的像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这类的,更是提都没提过...

只告诉他们要终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结果,当真遇到事儿的时候,他们又会被抱怨“高分低能”,缺乏社会实践和生存技能。

老实说,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教了人们太多死法:

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然,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教人怎么活的道理,但总是让你感觉,只要活得自我,活得舒服,就是一种“原罪”。

似乎,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而是为父母为家人为社会而活的,甚至可以说,人是为自己的社会评价而活的。

总之,就是不能舒服的痛快的活着。

比如,最近网上热批的那个“没苦硬吃”的梗。

网友们都在反问——既然你吃过的苦还要下一辈接着吃,那我们奋斗的意义又在哪里?先辈们浴血奋战,为的就是子子孙孙以后的幸福生活。现在如果还要没苦硬吃,你都对不起祖宗。

其实,这方面的思维,说白了更像是一种根源于儒家传统文化的“秩序感”——降低自我价值和欲望,把一切都奉献给代表正统的“秩序”。

在封建时代的儒家文化里,对儿童是《弟子规》;对女人是“妇德”;对士大夫是“三纲五常”;对帝王是“汗青”。

个人,似乎都没有任何自我价值。有价值的,只是这一套秩序。所以,秩序下每个人都必须抛开自己的欲望,为整个秩序而活,甚至去死。

讲真,虽然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了,但很多人,却依旧生活在这种思维当中,还并不自知。童年是提线木偶,长大后成了毫无灵魂的打工狗。

这导致,做家长的和做老师的,往往总会在智力和成绩方面高估学生;而在人格方面,却又会下意识的去低估他们。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0 阅读:11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