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武器”,但很多糖友在使用胰岛素时存在诸多疑问和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胰岛素的神秘面纱,掌握合理使用胰岛素的要点,让血糖平稳不再是难题!

一、胰岛素的作用与重要性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人体内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 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2.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有助于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3. 保护胰岛功能:合理使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手段。尤其是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胰岛素更是不可或缺。

二、胰岛素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胰岛素种类繁多,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不同类型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剂量分配各有特点:
类型 特点 注射时间 剂量分配
短效胰岛素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餐前30分钟[^5^] 一天多次注射[^2^]
中效胰岛素 作用时间长 睡前[^5^] 一天一次[^2^]
长效胰岛素 作用平稳,持续时间长 固定时间[^5^] 一天一次[^2^]
预混胰岛素 适合餐后高血糖 餐前30分钟[^5^] 一天两次[^2^]
此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可在餐前即刻注射,甚至餐后补打。
三、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
1. 注射部位选择:胰岛素应注射在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如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不同,腹部最快,臀部最慢。
2. 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要遵循轮换规则,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导致脂肪营养不良。例如,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每周使用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
3. 注射技巧:使用短针头(4mm或5mm)时,无需捏皮,直接90°注射;使用长针头(≥6mm)时,需捏皮并呈45°注射。注射后停留10秒再拔出针头。
四、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胰岛素剂量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调整方法:
1. 空腹血糖调节:空腹血糖在3.05.0 mmol/L时,减少23单位或改在餐后注射;空腹血糖>7.0 mmol/L时,每增高1.4 mmol/L,增加1单位。
2. 餐后血糖调节: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时,每增高2.0 mmol/L,增加1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导致血糖波动。
五、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的保存条件对药效影响很大:
1.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放在2℃8℃的冰箱冷藏室保存,切勿冷冻。
2. 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30℃)保存,避免光照,开封后使用不超过28天。
六、胰岛素使用的常见误区
1. 胰岛素会上瘾?: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使用胰岛素并不会导致依赖。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使用胰岛素取决于病情。
2. 胰岛素会导致肥胖?:胰岛素确实可能促进脂肪合成,但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加的风险。
3. 胰岛素只能餐前注射?: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同,如长效胰岛素需在固定时间注射,速效胰岛素可在餐前即刻注射。
七、生活方式的配合
胰岛素治疗并非孤立的,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1. 饮食控制:低糖、高纤维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分餐进食,多吃含钙食物。
2.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3. 监测血糖: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八、总结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但合理使用胰岛素至关重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合理调整剂量、妥善保存胰岛素,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友们可以轻松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享受健康生活。
如果你对胰岛素使用还有疑问,欢迎留言咨询,让我们一起战胜糖尿病,拥抱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