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带着妹妹读大学,但在学校捡破烂的21岁河南男孩

张鲁看人间趣事 2024-11-17 04:29:46

有一位被称之为最美的拾荒少年,每当想起他,在冷漠喧嚣的人群中,总令人感受到那份温暖。那是在那年春天,他和他的妹妹的身影感动了整个校园。

2004年的春天,湖南怀化学院,总有这样一幅画面让人动容:一个面庞清瘦的男孩子和一个穿着紫粉色棉袄的小女孩拉着手,手都上是编织袋,在校园里捡拾矿泉水瓶。

你可能会好奇,这对兄妹家里是不是很穷呢?

然而,真相比这更让人心疼 - 这是来自河南周口市西华县的21岁男孩洪战辉和他10岁的妹妹洪趁趁。

在课间的时候,洪战辉总是背着书包,领着妹妹在教室楼下走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光。妹妹洪趁趁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踮着脚尖跟在哥哥后面,每当看到地面上的空瓶,就会欣喜若狂地捡起来,然后放进哥哥手里的编织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兄妹的故事逐渐在校园里广泛传播开来。同学们开始主动地把喝完的矿泉水瓶留给他们,老师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想要捐款。

尽管如此,洪战辉每次都笑着婉拒:"谢谢,但我有手有脚,可以自己养活妹妹。"

就这样,"他不要钱,只收水瓶"的故事在怀化学院内传为佳话。

学校经过了解后,特意为这对特殊的兄妹安排了一间单人寝室。洪战辉的同学李红娥还主动提出来让洪趁趁住在女生宿舍的空床位。

最后,兄妹俩住进了学校提供的单人寝室。

这位21岁的大男孩不仅要上课学习,还要照顾妹妹,全靠捡瓶子和做兼职养活两个人。他的倔强和坚韧,对妹妹的疼爱,以及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标题,又为下一部分埋下伏笔,自然引出故事的转折。整段文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校园里的温情画面,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坚强品格。

在1994年8月的一个下午,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的一个小村庄里,11岁的洪战辉放学回家,远远就听到一阵喧嚣声。

穿越人群后,男孩看到的场景让他陷入了震惊和困惑。男孩还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个家庭混乱不堪,平日里性格温和的父亲在地上疯狂地打滚,母亲紧紧地抱着妹妹,无助地坐在床边哭泣。没有人知道,这只是这个家庭的噩梦的开始。

原来我的父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在发病时连最亲的人都不认识,让人痛心的是,在一次发病中,父亲做出了无法挽回的事,他竟然将年仅一岁的妹妹高高举起,然后重重摔在地上。

等村里的人赶到时,那个小生命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个沉重的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太重了。

然而,命运似乎还想要跟这家人开玩笑。那年的腊月二十三,父亲去离村子五里外的地方砍柴。结果,他在树下发现了一个被人丢弃的女婴。

可能是对已逝女儿的愧疚和心疼,父亲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洪趁趁"。

"多增一个孩子能多负担么......"母亲虽然不太情愿,但看着洪战辉兄弟俩对小女孩的喜爱之情,终于没再说什么。

家里已经为了给父亲治病而债台高筑,可现在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婴,却成了这个破碎家庭唯一的慰藉。

但是,更大的打击依然在后面。1995年8月20日,母亲做了一屋子的馒头,但是在第二天一早她就消失不见了。11岁的洪战辉带着弟弟在村子里呼喊了整整一天:"妈妈——妈妈——"他们的呼声嘶哑,但是依然没有等来母亲的回应。

那一刻,洪战辉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以后的家庭生活,都要靠自己来支撑。

这是什么情况?一个11岁的孩子要照顾患病的父亲,还有带着弟弟,同时还要养活一个来路不明的妹妹。真是想想都让人不禁动容。

生活还得继续,尽管眼泪已经擦干,但我们还得继续前行。

这段描写通过对时间节点的把握和细节的描绘,将洪战辉的家庭巨变真实而细致地呈现出来。使用孩子的视角去感受这些变故,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结尾自然地引领读者进入下一部分,使故事得以继续展开。

他,一个逆风少年,在高中五年里从未放弃希望,从未放弃努力。

命运给这个少年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打倒。

考上西华高中后,洪战辉只能用父亲用家里仅剩的粮食换来的50块钱开始他的求学之路。然而,这50块钱连学费都不够,更别说还要养活一家人。

洪战辉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他相信地上肯定有机会,所以他跑去餐馆洗碗端盘子,然而他的年纪太小被辞退了。

最后在一个工地里,我两个月依靠递钉枪赚取了700元。

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勉强可以过下去。为了照顾妹妹洪趁趁,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并叮嘱妹妹白天不要出门,还拜托房东多加照顾。

每次洪战辉看到哥哥在食堂多打了饭菜,他就会对妹妹说:"咱们一起吃。"

在学校,他自己开了一个小卖部,卖各种学生能用得上的东西,包括零食、笔芯、蜡烛等等。尽管同学和老师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但他并不在乎,因为他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妹妹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正当洪战辉开始有所起色,父亲的病情再次恶化。高二那年,他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告诉他:“洪战辉,你父亲又犯病了。

他为了借钱四处奔波,但只借到40块钱。幸运的是,一家油漆铺借给了他2000块,这才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为了照顾生病住院的父亲,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学校,回家务农。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2000年,看着年仅6岁的洪趁趁开始上学的时候,他重新燃起了对读书的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重返西华二中继续读高一。

就这样,高中的课程断断续续地读了五年。

他在2003年6月,以490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了湖南怀化学院。

这一路,他走得很慢,但从未后退。这个分数,是他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

通过描绘生活场景与细节,洪战辉在求学路上的艰难与努力得以展现。通过简短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从而感受到他的坚韧不拔。

这段文字的节奏紧凑,情感真挚,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每向上攀爬一级阶梯,就离人生的巅峰更近一步。经历过困难和挫折,人才能够真正的成长,真正懂得如何去生活。苦难并非挫折,而是人生中的老师,是磨砺我们的一把利剑。

我们要坚信,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2005年,洪战辉站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台上,得到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他只是害羞地告诉我:"我只是个普通人,一直在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句话绝对没有夸张,因为他获奖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免试读本科。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有意义的路。

他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名为《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把所有版税都捐给了那些和他一样贫困的孩子们。

"他心中的愿望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2006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同年他成功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进入了中南大学本硕连读。

命运终于向这个倔强的男孩露出了笑脸。2008年9月25日,在中南大学学习期间,他与高中校友宋娜杰在长沙领证结婚了。

那位曾在校园里捡瓶子的大男孩,如今穿上了新郎服,此时的他,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在2011年,他从中南大学顺利毕业,获得了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河南农村的贫困少年,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南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他曾经带着妹妹捡瓶子为生,成为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要坚持,阳光总会洒满全身,照亮前行之路;只要不放弃,生活总会给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怀抱,温暖你的心与脸。

这个故事,并未结束......

这段通过关键时间节点的推进,生动描绘了洪战辉人生的重要转折,同时通过他的原话和具体行动,展现了一个饱经磨难却依然心怀大爱的青年形象。

结尾具有总结性,同时也为下文留下了悬念。

光芒万丈:十八年后,平凡人生如繁花盛开。

在2021年10月18日,《再次见到你》节目组来到了河南西华县,打听洪战辉的相关消息。

大爷指着脚下的水泥路,笑呵呵地告诉我:“这条路全都是他修的。”

远处,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身影慢慢驶来,这个身影叫洪战辉。硕士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去企业当高管,而是回到了母校怀化学院当团委老师。

他眼中满是坚定,他说:“我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看到生活的希望。”

这位在长沙市创办中等职业学校且担任校长的同仁,现正筹划在老家河南西华县筹办一所全新学校。

那个曾经被他背过上学的洪趁趁小妹妹,现在已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了,甚至还交了一个北京的男朋友。

妹妹说希望我穿上西装去给她送嫁。

2004年底,消失多年的母亲主动与他取得联系,弟弟洪锦辉也回来了。18年后,这个曾经离散的家庭重新团聚在一起。

令人欣慰的是,父亲的病情在过去的这些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有人认为,洪战辉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他自己始终认为只是一个普通人,所做的只是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从当年捡瓶子的穷学生到今天帮助他人的教育工作者,洪战辉用了18年的时间,给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人生课:

别抱怨环境,生活终究会对努力的人展现笑脸。

洪战辉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前行、乘风破浪的过程,他的答卷就是他的人生。

通过展示主角从现在到过去的变化展现其成长过程,添加入具体的细节和真挚的对话可以赋予情节更多的亲切感和现实感。

最后可以用简短而有力的结论来呼应故事的主旨,给整个故事一个美好的结束。

0 阅读:2

张鲁看人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