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普法”精准对接需求。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多个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法律的专业角度分析了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导同学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时刻保持警惕,远离不良诱惑,做到既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沉浸式学法”激发参与热情。工作人员别出心裁地把法治教育融入到互动体验中,通过“情景模拟”设计“校园欺凌、网络信息安全、电信诈骗”等多个与中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不要与“砖头”硬碰硬,也不要像“方便面”一样任人拿捏,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法律知识讲解和提示,使学生们对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回答“法治盲盒”中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问题换取法治相关“小礼品”,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方式,让法律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长效式护航”构建共治网络。充分发挥纽带作用,联合学校将法治教育深度嵌入教学体系,将大荔县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纳入法治实践学法课堂,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通过“开学第一课”“毕业法治课”“送法进校园”等活动深化教育成果,同时呼吁家长参与到普法活动当中来,让法治意识如“四季雨”渗透成长全过程,真正实现教育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