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死后,朝廷清点遗产,发现白银两万五千两,9处房产!

荔枝聊过去 2025-04-20 02:00:22

1885年,“晚清最后一块硬骨头”左宗棠病逝。

让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死后只留下两万五千两白银和几处及其普通的房产吗?

身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留下的遗产,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和他本人的显赫身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那么,左宗棠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到去世,给后人留下的财富不及李鸿章等人的万分之一?

01

1812年,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的一个贫寒家庭。

父亲左观澜曾考中秀才,不过家里的生活却不富裕,家里只依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左宗棠从小聪慧,虽然虽然家境贫寒,却他却非常好强,而且及其爱学习,曾多次拿到乡试奖学金。

尽管家境普通,可是父母非常支持他读书。

感念父母的支持,左宗棠更加努力,他对知识的渴望也非常强烈,尤其喜欢兵法和地理。

后来父母双亡,家里的经济情况更加糟糕,可左宗棠依然坚持读书求学。

为了专心学习,左宗棠甚至答应成为妻家周家上门女婿,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成功之路的起点。

苦心人,太不负。左宗棠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也顺利进入仕途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当时的清政府,可以用腐败来形容,尤其是朝廷内部的重臣们,大多中饱私囊。

但左宗棠始终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他一只心系百姓和朝廷,对自己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02

值得一提的是,宗棠的政治生涯大多与疆土安定有着莫大关系,最后人称道和赞扬的就是,他成功收复了新疆。

当时因为阿古柏叛乱,新疆陷入混乱,西北的局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

包括李鸿章在内的部分大臣,认为放弃新疆才是最明智和最正确的选择。

然而,左宗棠顶着压力,要求必须收复新疆,他直言:“如果新疆丢失,中国的西北门户将完全暴露在列强的威胁之下。“

尽管此时的左宗棠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让人担忧,可是在得到朝廷的同意后,他还是选择亲自出征。

这份决心和勇气,连敌人都佩服,而且当时朝廷明确表示,同意他去收复,但资金支持有限。

巨大的困难摆在左宗棠面前,可这块“硬骨头“依然没有放弃,他

尽管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日益堪忧,左宗棠依然坚持亲自出征,他甚至向商人胡雪岩求助,让对方帮忙筹集西征所用的军费。

由此可见,左宗棠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更是一个愿意为国家而奉新的忠臣。

而且为了表达决心,左宗棠甚至“抬棺出征“,让国人和敌人看到了他誓死都要收复新疆的态度。

在左宗棠的指挥下,阿古柏被击败,新疆再次成为大清领土,西北局势也慢慢趋于安定。

虽然功劳显著,可是左宗棠并不是为了个人财富的积累,这点让人非常佩服。

03

作为一名重臣,左宗棠的俸禄并不低,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手握庞大的资源

可是,左宗棠一心为国,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而且,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到去世后,左宗棠的遗产仅有9处房产,而且这些房产并不是豪宅,只是普通的农舍和天地。

和李鸿章等人相比,左宗棠的遗产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这也让世人看到了左宗棠清正廉洁的一面。

其实,左宗棠之所以没有太多的资产,是因为为了国事,他经常在掏腰包。

每当国家有难或者遭遇战事时,左宗棠都会尽所能敌捐助。

尤其是在收复新疆时,由于清廷的资金支持极为有限,许多军费和物资都是由左宗棠个人出资解决的。

他在治理浙江、福建、陕西和甘肃等地时,也多次捐献大量白银,帮助当地的百姓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04

除此外,左宗棠要求家人也必须勤俭。

为了控制家里的日常开销,他每个月只给妻子200两银子,平日里家里的伙食也非常简单,甚至规定晚上不允许吃肉。

他的节俭不仅体现在家庭开销上,还体现在对自己生活的要求上。

他自己所用的物品,所吃的食物,也没有身体特别的,有些和普通百姓毫无猜疑。

所以,尽管在朝廷中位置显赫,多次得到过慈禧太后的封赏,但左宗棠没有半点私心。

他的一生,都为国家和百姓而奋斗,正因为有了左宗棠的坚持,新疆才没有落入敌手。

当时西征时,左宗棠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西北的风沙,经常让他泪眼模糊。

手下们看到左宗棠如此操劳,都非常的心疼,可是左宗棠却没有为自己谋私利。

哪怕凯旋归来,他也没有向朝廷提出任何要求,一片赤子之心,怎能让人不感动。

左宗棠将所有的积蓄和精力都投入到国家事业和公共事务中,却从不为个人积累任何财富。

尽管没有留下金山银山,可是左宗棠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财富,才是无价之宝。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