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国共内战时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句话运用到当时的中国非常适合,因为中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是如果套用到工业国身上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下场了,苏联在二战中如果贯彻这套理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工业国的工业区是自己的命根子,丢了什么都不能丢工业设备、工业人才和工业原料。

毛主席是一个非常注重“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人”,也非常重视实践。在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认识到国内的革命不能再走在大城市武装暴动夺权,然后在辐射到农村的苏联路子,必须因地制宜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后逐渐包围被敌人控制的大城市,最终取得胜利。
而根据这一思想,毛主席又总结出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思想,按照这个思想施行的长征和抗日战争都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个思路也不是毫无问题的,最起码放到工业国身上是绝对不适用的。比如今天的中国很难放弃沿海工业区,很难放弃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当时的中国能走得通这条路完全是因为中国太穷,内地几乎没有任何的重工业基础,只有沿海还有一些轻工业。而我党当时控制的地区就更加不如了,广袤的农业区可以暂时放弃,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粮食保障就可以了。

工业国要面对的情况和农业国要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业发展需要三样东西,熟练的工人、工业设备和工业原材料。这三样东西缺一样都没办法顺利运转。三样东西一个都没办法放弃,工人和工业设备可以走,但可以开采的工业原材料也能走吗?没有了铁矿,就算工业再先进,工人再熟练,它也锻造不出来钢铁。
在抗日战争前期,为什么蒋介石执意要在上海打一场打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工业设备疏散提供时间。在当时的中国,关内地区就只有上海的工业比较发达了,蒋介石的核心地盘也在长三角,如果中国军队一枪不放就放弃了上海,这对抗战大业是有毁灭性影响的。就算是拿人命填也必须防御几个月,尽可能让更多的工业设备抢救出来。

1938年日本为什么要打武汉,因为当时的武汉是长江下游地区工业设备的存放地,也是全国抗战的中枢,占领了武汉,就等于斩断了中国的一臂。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军有一百来万军队集中在武汉附近。说完了国民党军,我们再来说说西方的发达工业国德国。在二战中德国的主要工业区是鲁尔区、西里西亚工业区和勃兰登堡大区。
这些地区是德国花了几十上百年时间建造出来的工业地带,德国什么都能失去,这三个地方绝对不能失去。二战中的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被闪击战打得丢盔弃甲,西部主要工业区几乎全部沦陷,到1942年苏联的工业产值下降到开战前的一半,如果不是英美救命的机床、燃油、零件,苏联最晚到1943年就完蛋了。

就这样的理解能力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就是一个博眼球的文章
理论上也是对的,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实力就是它胜利的基础条件。苏联能赢,一个重要条件是美国英国为它大量输血,让它缓了过来,否则难于抵挡住
当年这条当时的放工业国也一样,没人你咋制造??苏 联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工业国了,战争前期人口损失太大,妇女儿童老人都进厂干活才支撑起来。
意思是当年法国就灭亡了?现在的法国都是假的,是幻觉,因为他们人跑的跑,投降的投降,存人失地了嘛
毕竟是没吃过游击战的苦,才能如此大言不惭呀!越南战争,帝国坟场阿富汗表示:我TM是工业列强???
这货肯定没看过二战史,不知道巴巴罗萨行动。不知道莫斯科保卫战。
震惊了全世界的伟大结论
先想明白这句话的背景和意思才会说这样的话。
按你的逻辑,工业国就别“存人”了,工业区被占,就直接自杀了?真是可笑。
我认为作者有见地,,,确实如此,中国可以这么干。欧美不行。中国可以发动人民战争,男女老幼动员大会齐上阵,欧美肯定是不行
什么玩意?也敢碰瓷伟人?
垃圾文章!表面看正常,可实际是德军入俄才多少人而俄是全民皆兵。德国不可能几千万人口入俄作战,那它输一次大的就没力量,而俄本土作战可以输更多次大的
没说错啊,工业国丢掉工业区,基本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