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垃圾分类“零废弃校园”活动在坪山区启动

分类前线 2024-10-08 17:03:54

9月30日下午,深圳市垃圾分类“零废弃校园”活动在坪山区启动,这标志着深圳市在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冯增军、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志柳、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李霄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各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及坪山区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相关负责人,深圳技术大学师生代表等共计300人参加活动。

据悉,“零废弃校园”活动以教育引导、政策支撑、技术创新、社会共治四大引擎,搭建起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及家庭五位一体的合作平台,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冯增军在致辞中表示,“零废弃校园”活动是深圳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旨在将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延伸、拓展至校园,让师生在校园就能更好的了解、体验垃圾分类全过程循环利用体系,感受、参与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他寄语广大学子未来步出校园,能将“i分类种子”带入各行各业,引导、带动更多的市民和企业参与垃圾分类,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活动还为深圳技术大学的16名学生颁发了“2024年深圳市零废弃校园i分类种子计划校园蒲公英志愿讲师”证书。随后,16名学生宣读共建“零废弃校园”倡议书,承诺以青春之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深圳技术大学学生代表从大学生的视角,分享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在校园中如何参与垃圾分类,接下来他将向蒲公英一样,播撒知识分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

据了解,今年9月,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事务管理中心指导下,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率先在深圳技术大学16个学院开展“零废弃校园”活动,并实施i分类种子计划,成功培养出全市首批“校园蒲公英志愿讲师”,为接下来零废弃校园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与会领导嘉宾来到深圳技术大学图书馆参观了再生产品艺术展区,并体验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回收箱是坪山区积极响应“零废弃校园”做出的生动实践,联合环保科技企业,在学校试点投放智能回收箱,旨在促进校园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推动垃圾源头减量、精准分类与高效回收,逐步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回收物品溯源体系。

高校作为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机构,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坪山区将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科研优势,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学校的垃圾分类统管系统,创新采取“有偿激励”与“公益引导”相结合的策略,投放智能设备,开展“i分类种子计划”“蒲公英班级”“校园图书漂流计划”等活动,全面促进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向行为习惯转变,让“零废弃校园”在坪山启航,在深圳绽放,成为深圳市的一张新名片。

来源|晶报APP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