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家长不喜欢家访现象:家校沟通需革新

五味坛 2025-02-10 12:36:13

‍‌‌‌‌‍‌‌‌‍‌‌‌‍‌‌‌‍‌‌‌‌‌‍‌‌‌‌‌‍‌‌‌‌‍‌‌‌‍‌‌‌‌‍‌‌‌‌‍‌‌‌‌‌‌‍‌‌‌‌‍‌‌‌‌‍‌‌‌‌‍‌‌‌‍‌‌‌‌‍‌‌‌‍‌‌‌‌‍‌‌‌‍‌‌‌在教育领域,家访曾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然而如今,不少家长尤其是 90 后家长,对家访并不热衷,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也凸显了家校沟通与时俱进的迫切性。

相关投票显示,超八成网友选择 “不喜欢” 家访。而 90 后家长,已然成为不喜欢家访的主力军。在当下家长群体中,90 后占比逐渐增大,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对教育生态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不喜欢家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隐私意识增强,他们重视个人生活空间,不愿因老师家访被打扰。其二,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家长忙碌于工作,实在抽不出时间接待家访老师。其三,沟通方式变迁,互联网时代让线上交流变得便捷,家长更倾向通过手机等工具随时沟通。其四,部分家长担心家访流于形式,老师只是走马观花,达不到深入了解孩子、有效交流教育问题的预期效果。传统家访模式在当下确实面临诸多局限。时间上,要协调老师与家长都合适的时间并非易事;空间上,老师走访不同家庭,路途奔波耗时费力,难以满足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面对这些问题,家校沟通需探寻新方向。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通过视频会议随时交流孩子情况;开展多样化家校活动,像亲子运动会、线上家长会等,增进家校间的了解与信任。构建新型家校沟通模式,学校和教师要先转变观念,认识到家长需求的变化。同时提升沟通能力,以更专业、亲切的姿态与家长交流。此外,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除了线上线下结合,还可设立意见箱等,收集家长反馈。教育是一场家校携手的旅程。通过创新沟通方式,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才能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孩子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实现共育未来的美好愿景。

免责声明:文章内标注时间、事件过程、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勿对号入座。理性看待本事件,不要主观臆断恶意评论、切勿人身攻击,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存在真实性争议、事件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尽快处理。

0 阅读:0

五味坛

简介:用笔锋记录时代,用文字传递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