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纪要》 卷13交河县: 泊头在 “县 (治今泊头市西南交河镇) 东五十里,卫河西岸。商贾凑集,筑城于此,管河别驾驻焉。有泊头镇巡司,并置新桥驿,俗名泊头驿”。1953年改设泊头市。
泊头市今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
大运河水系图大运河流经泊头东部边界。
运河带状公园运河带状公园位于运河东岸,裕华桥两侧,呈规则形带状,全长1200米,面积为42000平方米。该处地势平坦,土质较好,适宜植物生长。带状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治理运河,衬托裕华桥的雄伟,同时为附近居民开辟了一活动、游憩场所,因此建成开放性公园,既美化了市容市貌,又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泊头清真大寺泊头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泊头市清真街南端,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明嘉靖(1521年-1567年)、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重修,明崇祯年间(1627年-1644年)扩建。
该寺座西朝东,建筑面积2919.78平方米。寺内院落基本上分为三重:前院、中院和殿庭。前院左右有南北义学堂,中间是望月楼;中院为南北配殿;殿庭有南北讲堂,大殿前月台东端有花殿阁。望月楼高24米,楼内下为阁,上为厅。大殿包括抱厦、前殿、中殿、后窑殿四部分,平面呈凸形。后窑殿是全寺最高点,站在这里,寺院周围的风景一览无余。
泊头清真寺内收藏较为丰富,有古代帝王、名人的题匾,有近现代名人字画,有自明代(14世纪)开始手抄的《古兰经》阿文本多卷、汉文本600米长卷以及石刻《古兰经》,有明代进士石三畏赠送的百鸟松条几,有清代乾隆年间立的《清真寺学田记》碑,还有较珍贵的明清瓷器、铜器等。
军屯惨案纪念碑军屯惨案纪念碑座落于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公里的军屯村。为纪念日寇侵华期间制造的“军屯惨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难者而建立。1945年5月,日本驻淮镇的—4204部队,为寻找一个掉队的侵华日军,一个星期内坑杀了军屯村143口人,其中59户被杀,6户被杀绝,仅儿童就有58人,最小的还不到1周岁,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军屯惨案”。
纪念碑周围为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为3330平方米(5亩),座南朝北,碑亭成六角轿顶式,座落在院内中央位置。亭总高8.1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其中亭基座高3.77米(象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南北面分别为3级6步台阶,共18层。亭内竖纪念碑一通,高3米,宽1.2米,厚0.2米,座南面北,碑身下面镌“军屯惨案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碑文及遇难者姓名。碑亭由汉白玉护栏四周围护。
非遗文化—传统铸造技艺河北省泊头市铸造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铸造之乡。20世纪80年代,泊头市富镇出土了一尊3米高的铁佛立像,经鉴定为五代十国时期(907—979)铸造。千余年来,泊头铸造工艺日益精湛,由最初古老的干模铸造发展到硬模铸造和金属模铸造,后又建起十几米高的冲天炉冶铸生铁。
泊头出土的千年以上铸造品都是以传统干模铸造工艺制成,这种铸造技艺包括制作内范、外范、减支、合型浇铸等一系列工艺。以黄土或胶泥制成要铸造的产品外型,谓之制作内范。制作外范时,先在内范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蜡,再在外面覆上一层拌有碎麻头的麻刀泥,厚度视铸件大小而定。待外范晾干到一定程度,确定一个分型面,然后用锋利的刀沿分型面切开,刻上记号,使外层麻刀泥与内范脱开。减支是视铸件厚度,用刀、铲、钩、勺等锋利的工具削去内范表层。合型则是将外范按刻好的记号复原到内范外面,中间形成型腔,然后将分型面封死,做好浇铸口。在干模技艺铸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半永久性铸型的硬模铸造技艺,其优点是可以一模多型、多模同铸、连续作业。这种铸造技艺的关键是制作硬模,行话叫“浆模子”。
民俗文化—三痴斋泥塑泊头市原来叫泊镇,因为以前的“泊镇泥人”是笼统的称呼,所以泊头泥人的实际覆盖面积要比想象的大得多,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泊镇泥人品种繁多,制品主要有手捏戏文、刀马人物、传统人物、泥哨、泥模、泥壶和泥簸箕等,以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为创作素材,乡土气息凝重。
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传说:明末清初,泊头水域闹蛟,百姓深受其害,而又束手无策。有一云游僧人路过此地,说必须把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请来才能平定蛟乱。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泥人来震蛟除害。所以百姓整体出动,献计献策,挖泥塑人。时间不长凝聚泊头百姓集体智慧的水浒108将栩栩如生地立在水边,犹似神兵天降。果然,蛟害不久即除,百姓又恢复了原来平静安乐的生活。于是泥塑之风大兴。
自古泊头当地就流传有一段顺口溜:“寺门村的娃娃,黄屯的鼻(哨)儿,范庄的小簸箕儿,拿手要数三痴斋(军西村)的小泥人”。
地方特产—鸭梨泊头鸭梨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泊头鸭梨以个大、皮薄、多汁、形美、高糖著称于世,鸭梨的栽培历史远溯至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境内梨的品种繁多,种类不下百余种,其中以鸭梨最著,黄梨次之。
鸭梨源于形似填鸭而得名,历史上曾因地理方位有“交梨”、“瀛梨”等名称。隋唐时期梨树种植已较为普遍。更为广泛的种植是在明代,宣德年间,交河知县林俊颁令境内民家务种梨枣,以备饥荒。后经自然灾害和战乱,梨业发展濒临绝境。清末民初时期受运河航运和津浦铁路影响,梨业得以迅速发展。
后序泊头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自古就是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泊头自古为兵家所争之地,市境东为运河,西有驿路,运河两岸,轮舶辐辏,商贾云集,为津南第一大商埠。汉代河间献王刘德曾在境内严家铺筑日华宫,集毛苌等硕儒研学著书,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如今这里被誉为中国铸造名城、中国汽车冲压模具制造基地、中国鸭梨第一乡。
大河之北、燕赵风采、沧州福地、大美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