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台当局可没少借着俄乌这场战争来强行蹭台海这边的热度。它又是渲染啥“今日乌克兰就是明日东亚”,还串联一些乌克兰的政客跑到台湾去作秀;与此同时呢,还特别积极地给乌克兰送去各种各样所谓的“人道主义援助”。
可台当局跟乌克兰那所谓的“友谊”啊,就是塑料做的,说变就变,一下子就翻了。
4号那天,美国媒体“防务博客”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这报告是由乌克兰的“社会活动家”瓦迪姆·拉巴斯写的,内容是关于俄军武器零件的来源情况。
简单说呢,拉巴斯在报告里讲,咱中国台湾的某个企业,每卖出去一套零件,就会有一枚俄军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UMPK)砸到乌军士兵脑袋上啦。
拉巴斯讲过,乌克兰的情报人员在俄军炸弹的残骸里,发现了咱们台湾一家企业生产出来的“驱动结构”。这玩意儿本来是用在汽车工业上的,压根就不是给军事方面应用设计的,按理论来讲,它承受不了滑翔炸弹弹出机翼时的那种载荷。
据报告讲,到2024年的时候,那家台企已经按照俄方的要求,对驱动结构做了5次改动啦。咋改的呢?就是在关键的地方换上高强度合金,再给配上性能更厉害的电机,这么一来,那装置就能在“极端环境”里正常运行咯。
啥是那个“极端环境”,这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报告里讲了,俄罗斯调整后的驱动结构,能让它把炸弹变得更厉害,变成那种高效的精确制导武器。就拿2023年5月来说吧,那时候俄军每天差不多能发射25枚滑翔炸弹,打这之后呢,发射的数量就慢慢变多啦,每天能到60枚了,有时候甚至能超过100枚呢。
滑翔炸弹能有多准,一般就看弹体上带的滑翔制导套件了。美国管这叫“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缩写是JDAM,大伙也常喊它“杰达姆”炸弹;俄罗斯呢,把类似的东西称作“通用规划和纠正”模块,缩写是UMPK。
不管这两种滑翔制导套件叫啥名儿,它们的功能其实都差不多。简单来讲呢,就是给平常的航空炸弹安上“眼睛”和“翅膀”。这样一来,战机不用靠近敌方防空区就能扔炸弹,而且还能让炸弹准准地打中目标。
差不多在2023年初的时候,俄军就开始把那种改装过的航空炸弹用在乌克兰战场上了,主要是用来打乌军的混凝土工事。俄军战机经常在乌军防空系统够不着的地方扔炸弹,所以乌军压根没办法反制。
到2024年5月的时候,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投下了大概3500枚那种滑翔制导炸弹。当时乌空军的发言人伊格纳特还专门讲过,说俄军的这些滑翔炸弹对乌军来说“威胁可大了,非常严重”。
这么着,在写报告的拉巴斯看来呀,咱中国台湾的企业把驱动结构卖给俄罗斯了,完了还照着俄方的要求去做修改调整呢,在他眼里,这可不就变成了一种好像是在“资助乌克兰敌人”的事儿嘛。
他还忍不住自己嘟囔着吐槽呢,说美国要是想的话,打个电话就能要求台湾的厂家别供应那些零件了吧?那肯定能啊。台当局呢,要在一天之内去阻止这些供应行为,能做到不?那也是能做到的呀。可“悲催的是,在他们眼里,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行吧,在咱们眼里,拉巴斯这番吐槽可不太“政治正确”呢。不过呢,这个乌克兰人对那靠着抱洋人大腿、想倚仗美国搞“台独”的台当局是啥样儿,心里可清楚得很,认知相当准确呀。
,说起来啊,这可不是咱们中国台湾的企业头一回深度掺和到地区冲突里去呢。就好比之前黎巴嫩发生大爆炸那次,那批寻呼机就是台湾的某个企业提供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