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不仅市民高兴,作为1号线的广大建设运营者也感到欣慰,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这其中也包含一对小夫妻的努力。
这对夫妻档,妻子是中国铁建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公司客运中心服务工程师孔晓瑜,丈夫是中国铁建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公司调度票务中心工程师梁召。虽然小孔和小梁是两口子,但在1号线开通前想每天一起吃个晚饭却不容易。
“我俩每天都是8点半到岗上班,一块儿吃早饭没问题。但午饭、晚饭难度就大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梁召性格外向,说话直接干脆。“我和小孔是2013年认识的,当时我俩都在东北上大学。”梁召说,2014年大学毕业他就回到天津,到天津地铁从事调度指挥工作。一年后,小孔毕业后也到了天津轨道公司上班。2018年,二人喜结连理,在天津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
“我上班时,天津地铁1号线已经成熟运营,每天的工作也是按部就班。”梁召说,在天津地铁1号线工作专业是对口的,但时间长了总感觉缺少些什么,“年轻时总会有理想,也渴望一些激动或成就。”
2023年4月,为支援太原地铁1号线建设,中国铁建在天津轨道交通1号线张榜求贤,欢迎年轻人自愿到太原工作。“我一看到公司的通告,就想报名。”梁召说,当时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是意料之外,原本还担心妻子小孔不同意,没想到小孔听到他想参与太原地铁1号线建设时没有反对,反而支持他,令他想不到。而第二个想不到却在意料之中。“我是独生子,从小生活在天津,除了到大连上大学离开过天津,其他时候都没有离开过父母。”梁召说,报名去太原,他已经想到父母肯定会反对,但想不到会那么强烈。
“天津和山西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都很恋家,也希望家人在身边。”梁召说,为了让他留在天津,父母也是想尽办法,从生活习惯到住房条件,再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需要有人照顾,找到各种理由来劝说。最终,一句“年轻时不闯荡,老了会后悔一辈子”终于让父母同意儿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来了太原,一点儿都不后悔。我参与、见证了太原地铁1号线马练营车辆段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23年7月,梁召从天津来到太原,从还是一片空地开始,看着马练营车辆段办公楼从图纸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一年后,孔晓瑜也来到了太原,加入太原地铁1号线工作,结束了二人靠电话联系的历史。同在太原地铁1号线,孔晓瑜在黄陵站,梁召在马练营车辆段,距离也就1公里多点儿,但两人更忙了,一块吃个中午饭还得小孔抽时间骑车找梁召才行。今年春节,两人都在加班,也没能回天津和父母一起过年。
有付出就有回报。“看着车站从‘毛坯房’一点点变成‘精装房’,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小孔说,以前两人都在忙着1号线通车的相关业务,就盼望着通车后能抽出时间到食品街转转、到钟楼街逛逛。
“没问题,1号线通车了,逛逛钟楼街这个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一旁的梁召笑着说。
记者 司 勇 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