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3年间,在亚洲150家IPO企业中,中国以85家超过了整个欧洲市场的71家。在生物技术融资总额中,中国也以220亿美元占据了整个亚洲250亿美元的大部分份额。高影响力出版物方面,中国的出版物数量超过欧洲市场、逼近美国(见下图)。

上述数据分析和图表根据近期Nature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整理。该文章分别从公共生物医学研发资金、高影响力出版物、三方专利、生物技术风险投资、首次公开募股(IPO)和临床阶段资产的6个维度,对2014~2023年亚洲、美国和欧洲生物医药资本分配格局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长期以来,美国和欧洲一直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中心,1990年至2014年间,两大区域获批的新分子实体(NME)占据全球90%的份额。然而在过去十年中,亚洲作为新势力正在崛起,欧洲则面临掉队的风险,美国仍然是生物医药创新的领军者。其中,中国逐渐从“跟风”模式转变为抗体偶联药物、多特异性抗体和细胞治疗等下一代技术平台的领先创新者。具体来看,亚洲在三方专利、高影响力出版物和临床阶段资产三个指标中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尤其与欧洲相比,亚洲的三方专利份额已超过其两倍。2018~2023年间,亚洲吸引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达到250亿美元,超过欧洲约60亿美元。2023年的全球临床资产份额相比欧洲高出50%以上。其中,中国在亚洲的表现突出。2018~2023年间,中国有7个新分子实体获得FDA批准,有90个新NME处于3期临床阶段。而日本、澳大利亚与新加坡的临床资产和新分子实体获批的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上图的a为公共生物医学研发资金,b为高影响力出版物,c为三方专利,d为生物技术风险投资,e为首次公开募股,f为临床阶段资产。 (来源|Nature)
(全文分析的亚洲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欧洲包括欧盟国家、瑞士和英国。)

总第2373期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每日新闻抢鲜看www.Pharma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