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会碰到这样一群人,总是带着特定的滤镜看待美国,尤其对美式司法极为推崇,认为代表着“公平、公正”。
结果,特朗普“封口费”案的宣判,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也让全世界看清了所谓“美式司法”的真实面目。
1月10日,根据央视新闻网的报道,关于候任总统特朗普的34项罪名成立,但不予惩罚。宣布判决的是纽约高等法院的大法官,不知道做出这样的判决,他的内心是如何说服自己的。
【信息来源-头条热榜央视新闻报道】
如果换做普通人,遇到这样的重罪指控,要么被宣判无罪回归正常人的身份,要么被宣判有罪,然后入狱服刑。理论上讲,是不会有第三种情况出现的,可面对被审判的人是特朗普,是那个10天后就会成为总统的人时,美国法院也做出了妥协。
34项罪名宣判成立,这就是给美国普通民众的一个交待,毕竟法官们就此事辛苦了那么久,要是宣布无罪,就会被认为是按照拜登的指令,对特朗普实施恶意诬告。届时,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一定会为自己复仇。
【特朗普竞选现场】
不予惩罚,则是纽约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为了自己能够安稳退休,向特朗普送上的“就职贺礼”。毕竟,不予惩罚意味着,特朗普可以顺利完成自己总统的就职仪式,中间不会遭遇任何司法阻挠,最终入主白宫。
此外,按理说纽约法院这种高级别法院的宣判,特朗普作为被审判者,应该出现在审判现场。但碍于10天后就是他的总统就职典礼,此时再以被指控者的身份出现在庭审现场,多少会损害他的形象,所以特朗普团队申请了远程视频出席。
【纽约高等法院】
当然,这样的申请,纽约法院的法官们自然会同意,谁也不会傻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得罪一位爱憎分明的准总统。
【特朗普远程参加宣判听证会】
在参加远程视频听证会时,特朗普自己还重复了法官的宣判,说不予惩罚实际上就说明自己是无罪的,只是有些人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自己会继续选择上诉,尽管自己没有收到惩罚,也要从心理上为自己申诉。
实际上,特朗普自己非常清楚,要不是此次竞选成功,即将成为新一届的美国总统,纽约法院的那些法官们,肯定会判自己有罪,而且是重罪。
“封口费”案开始于2023年3月,结束于2025年1月,近乎两年的时间中,特朗普多次被传唤,对于一名前总统和下届总统的竞选人来说,这样的指控无疑带有很大的侮辱意味。
【此前特朗普出席现场听证会的画面】
所以,特朗普本人心中有一股复仇的火苗,就等着当选总统之后,开启自己的复仇之路。不出意外,按照特朗普有仇必报的性格,那些一手炮制或者参与对自己罪名指控的法官、证人等,将会度过十分难熬的四年。
总的来说,这就是概括起来,就是十二个大字:
“罪名成立,因为总统,不予惩罚”
这才是真正的“美式司法”,在平民面前提公平,在总统面前提特殊,至于怎么判,全看所谓的大法官们,而司法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工具罢了。
信息源:头条热榜-国际类-《央视新闻》报道
【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