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印发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坚定看多A股

闲闲财京 2025-01-23 16:50:02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既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方案》中对商业保险资金的描述是这样的,“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从相关描述上来看,目前推动改革的主要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延长考核周期,意在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在“稳中有进”的策略下,下一步会逐步推广到绝大多数保险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2.15万亿,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超过3.3万亿元,如果全行业扩大对A股的投资比例,引入超万亿增量投资规模,是可以预计得到的。

《方案》对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的引导方向与保险资金类似,主要手段都是加大投资比例与延长考核期。可圈可点的是,对公募基金的大举发行上。

2024年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目标,举措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各类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很显然,2025年1月22日的“实施方案”是对2024年9月26日“指导意见”的落实。而事实上,在“指导意见”印发前,2024年9月份公募基金审批、发行节奏就明显加快。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4年9月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正式上报,9月6日就正式获批。要知道,仅2024年9月一个月,就发行了40只指数基金。

2024年全年,我国公募市场总规模比2023年增长了5.23万亿,增幅史上第二,仅次于2021年的5.67万亿。不难推断出,2024年9月份公募基金体量的迅速扩容,为9月底的脉冲式行情奠定了基础。

资本市场是用钱堆出来的,涌入的资金越多,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问题接着就来了,《方案》实施后,A股是否会出现类似2024年9月底的脉冲式上涨行情呢?

闲闲财经认为,出现类似9月底脉冲式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毕竟当前A股没有出现严重超跌的现象,虽然自去年10月份以来A股整体出现调整态势,但幅度并不是很大。同时,过快上涨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目的并非是制造“疯牛”,而是希望引导A股走出长期慢牛。

关键政策的逐步落实,为A股持续走牛提供了基石。曾几何时,闲闲财经不止一次地抱怨,内资对A股没有“定价权”,上涨的时机绝大多数要看外资的脸色,要配合全球宏观才能走出牛市。

一系列措施出台,为内资对A股更有定价权,提供了条件,A股的生态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尤其是在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A股更需要“确定性”的慢牛,才能稳定好经济,打造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建设成金融强国。

0 阅读:0

闲闲财京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