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党锄奸事泄被捕,敌人断其五天饮食,开门却后发现人不见了

青史如烟 2023-05-09 22:53:13

1943年3月11日,下午,刘家巷(现无锡市锡山区刘家巷)刘和根茶馆之内。

袁复礼讲完了“借东风”的桥段之后,端起了茶杯,坐在角落处,轻抿着茶水。

他一面轻啜着杯中的清茶,一面仔细地倾听着周边人们的聊天谈话,袁复礼在一点点剔除众人口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寻找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所有人都知道,袁复礼是个常来茶馆,靠着说书讨生活的说书先生,却不知道,这位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安镇日军司令部的密探。

袁复礼一直以“说书”之名,潜伏在羊尖镇上,为日军日夜探听刘家巷、满家巷一带新四军、地方游击队的抗日活动。

这几日,袁复礼刚刚听到了南庄桥村那边,一个地下党的相关消息,心里正盘算着得赶紧向上面汇报。

却没有料到,此刻,茶馆之内,有一个人已经盯着他好久了。

浦小金“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见袁复礼起身准备离去,赶忙追了上去,走到茶馆门外后,轻扯了下对方的衣袖。

“袁先生,你这说到一半就停了,真是让人着急,走走走,晚上去我那儿,我请饭,你再跟我说说下面的事儿。”

袁复礼扭头一看,笑了笑,他知道这个浦小金是个听书迷,自己有好几次都是被对方强拉着,用饭换故事。此时天色已晚,想要去安镇已然来不及了,现下正好晚饭也算有了着落。

袁复礼随即跟着浦小金一起,向着对方家中走去,一路上他像往常一样,给浦小金继续讲着后面“火烧赤壁”的故事。然而,他却没有料到,旁边的浦小金此刻根本没有心思听他说书。

浦小金满脑子都在想着一个事儿——怎么干掉旁边的袁复礼。

浦小金是昨天晚上才从儿子浦招生那边得到消息,组织上已经确认,那个整日在茶馆内厮混的说书人——袁复礼,是个日伪特务,留着此人必将祸害不少党员和革命群众。

组织方面随即向浦招生传达任务,尽快除掉袁复礼,此项任务,交由他们父子俩执行。

可如何悄无声息地除掉对方呢?浦小金父子俩研究了半晌,最终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

当天下午,浦小金打着请饭的名义,将袁复礼领进家中,随后让儿子赶紧烧饭招待客人。

浦招生便慢吞吞地生火做饭,一直磨蹭到了快天黑,正在堂屋说话的浦、袁两人突然闻到一阵烧焦的味道。

“哎呀,饭不小心烧糊了!”浦招生从厨房内跑了出来,一脸慌张地冲着父亲喊道。

“这......”浦小金一听,随后扭头对袁复礼抱歉地说道:

“你看看这个孩子,这么大了,连个饭都做不好,现在再重新做也晚了,这样吧,咱们去镇子东头的饭馆去吃。”

袁复礼这个人十分贪吃,原本等了半天等到了个糊锅底,让他十分上火,此时一听说对方要改到镇上饭馆去吃,自然是非常乐意,急忙点头赞成。

随后,浦小金便与袁复礼两人出了门,一路上遇到了几个行人,浦小金都主动打着招呼:

“袁先生不在家吃,我送送他......”

两人继续走了一会儿,浦小金突然喊了声:

“哎呀,忘记带钱了,袁先生你先去饭馆点菜,我回去拿钱。”

随后两人分开,袁复礼继续向前走,而浦小金则转身回家,但当他看到袁复礼拐弯进入一个巷子内之后,他便立即转身,跟了上去。

此时,浦小金的身后,还跟着他的儿子浦招生。

两人悄悄跟在袁复礼身后,等对方走到一个偏僻的路段之时,环顾四周无人,两人突然加快脚步,猛地扑到袁复礼的身后。

浦招生掏出腰间的绳子,一下子便将对方的脖子套住,一旁的浦小金则帮着儿子,收紧绳索。两人合力,将袁复礼当场勒死,随后悄悄将之,拖拉、掩埋在附近的川鱼泾秆棵墩里。

除掉这个大汉奸之后,父子俩回到了家中,两人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心内却并不轻松。因为他俩知道,袁复礼一直没回去,敌人发现的话,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几天之后,镇上便有便衣特务开始四下打听袁复礼的下落,不久,也不知道对方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对方的目光盯上了浦小金父子。

虽然父子俩有袁复礼自行离开、独自一人行路的人证,但日军方面最终还是带走了浦招生,将他抓到了安镇日军司令部之内。

当晚,日军便对浦招生进行了突击审讯,老虎凳、灌辣椒水,一系列酷刑下来,浦招生被打得奄奄一息,但令敌人十分恼火的是,眼前这个看似孱弱的男人,虽然饱受酷刑,却始终一口咬定——当天,袁复礼是自己离开刘家巷的。

恼羞成怒的日军随即将浦招生关进了一间密室之内,为了令其屈服,日军断掉了浦招生的饮食,从生理上对之极限迫害。

浦招生被困于昏暗的牢室之内,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干渴难耐的他,为了支撑下去,只能靠着喝自己的小便维持生命。

每天早上,敌人都会打开牢房,问里面的浦招生一句:

“招还是不招?”

然而,里面的人虽然越来越虚弱,回答的话却始终一成不变。

“看你还能硬多久!”

看着奄奄一息的浦招生,对方放下了一句狠话,在敌人看来,一个人不吃不喝,必然顶不住太久。

这一点儿,浦招生其实也知道,必须得赶紧想办法逃出去。

借着微弱光线,浦招生环顾四周,用手一寸寸摸索着牢室之内的地面、墙壁,当他摸到东南角的时候,他的手顿时不禁一抖。

这个墙角的墙壁之上,有裂纹!

第四天的夜里,白天一动不动的浦招生挣扎着爬了起来,虽然他的身体很虚弱,但求生的念头支撑着他,让他用力掰断了窗口的锈蚀铁片,借着雨声悄悄地顺着墙壁缝隙挖去。

挖到白天的时候,浦招生将土堆推回,自己则堵坐在洞口处,继续装作奄奄一息的模样。

当天,日军方面只是隔着窗口向内看了眼,问完话,随后便转身离去。这名日军是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已经快不行了的男人,身后竟然藏着一个即将挖开的墙洞。

第五天的夜里,浦招生继续挖掘着墙壁,拼尽全力,最终挖开了一个仅可容身的小洞,钻出监牢后的浦招生已经饿得站不起身。黑夜里,浦招生一路拼命爬行,从安镇爬向南桥头。

三里多的路,浦招生爬了整整一个晚上。

最终,在天将放亮的时候,浦招生爬到了南桥头的亲戚家中,被对方收留、掩藏了起来。

多少年后,浦招生再次回忆起当晚的经历,依然唏嘘不已:

“当时敌人以为我都快饿死了,所以放松了对我的防范,否则,晚上看守要是过来看一眼的话,我就逃不了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79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无锡文史资料》,浦荣才回忆

31 阅读:9171
评论列表
  • 2023-05-10 05:58

    浦氏父子有袁复礼自行离开、独自一人行路的人证,

  • 2023-05-18 15:55

    故事有点不真实。他们父子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弄死鬼子?机会太多了!然后去投八路军多好。

  • 2023-05-10 06:01

    钻出监牢后的浦招生已经饿得站不起身。黑夜里,浦招生一路拼命爬行,从安镇爬向南桥头。 三里多的路,浦招生爬了整整一个晚上。

  • 2023-12-01 13:41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