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遗珠西电:开电子与信息学科先河者,亦成其大

未名林 2024-11-16 00:47:28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管是工业生产、民生应用,还是前沿科研、国防科技,都对新时代的电子信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各大高校,尤其是理工类大学,都在不遗余力布局电子和信息类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开拓者之一,西电成立近百年来一直走在国内信息技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前沿,厚德、求真、励学、笃行,成就了其今天在国内外教育和学术界崇高的地位和声誉。

“西电”二字,早已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一种符号和精神象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开拓者:开电子信息学科之先河

与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几经变迁和改革一样,“西电”一开始也不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其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作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西电的创立揭开了我党开始自主培养高水平无线电人才的序幕。

彼时,无线电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阔、深入,我们急需一批专业的无线电技术人才。当时教育不普及,缺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专业人才可遇不可求,自主培养便成了最好的方式。于是,领导部门便调配优质资源,由当时的无线电队长王诤组建了无线电训练班。

就是这样一所从艰难中起步的培训班,不仅培养了大批无线电人才,更是在日后的抗战和中国革命事业中大展身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被称作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西电校史馆藏品

1937年开始,学校跟随大军步伐进驻延安,成为著名的“延安通校”,也成了根据地重要的无线电技术中心。依托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和技术积累,延安创建了通信材料厂、新华广播电台,还给当时的根据地提供了延安唯一的电力。

那时候,学校并不对外招生,而是从部队中选拔人才,虽然学生数量不多,但个个都是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且觉悟很高,大家秉持一个共同的信念,更容易拧成一股绳。

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然而,学校师生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忘我地投入到无线电技术研发当中。学校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实行循环教学,这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西电旧址

坚守者:服务国家建设需要

学校紧跟中国革命的步伐,数次迁徙,先后在瑞金、延安、获鹿、张家口等地办学,直到1958年迁至西安,成为大名鼎鼎的“西军电”。后来,学校逐渐面向全国招生,又转为地方建制,办学类型也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

作为国内电子信息学科的实力担当,西电原本是申请改名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但当时另一所实力强劲的电子信息类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也同时提出申请,或许是因为不能“偏心”,所以二者均没有获批。后来,“成电”捷足先登,申请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并获批,而“西电”也就成为今天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校园里带着城市名对于学校的实力不会造成任何限制。国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际上有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巴黎理工学院等,实力都不容小觑。“西电”也从来没有令人失望过。

为了不在门面上看起来“低一等”,西电的英文名字摒弃了“电子科技”的翻译,直接采用音译,Xidian University仿佛成为它在起名字上最后的倔强。不过,这样一来,“西电”的品牌就更突出了。

西电校园

“西电”的品牌力量来自一往无前的坚守和前仆后继地为国家服务。不管在哪段时期,也不管在哪里办学,学校在那段光荣的岁月里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一直在师生间代代相传。

长期以来,西电一直坚守在国内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前沿领域,并结合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开设相关专业。微波天线、雷达、信息论、电子对抗、电子机械等学科与专业,西电都是最早开设的院校之一,并且至今都是“王者”般的存在。

今天的西电,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电子与信息学科依然为学校的特色。

凭借在电子信息学科领域的显著优势,西电也成为首批创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学院和平台的高校之一,同时也承担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平台的建设,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俯瞰西电

引领者:走在学科最前沿

没有成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后来又落选“985工程”,可能会成为许多关心西电的人的“意难平”。其实,西电落选“985工程”,也跟西安实力强劲的高校数量多有关,毕竟在“985工程”中,除了北京、上海之外,每个城市最多也只有2所高校入选(长沙有3所,其中的国防科大不是地方建制)。因此,西安有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之后,西电只能成为“沧海遗珠”。

那么,作为“211大学”顶流的西电,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西电一角

(1)学科建设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电有3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得最好的A+,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充分体现了其“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此外,西电还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获评B+,这些学科同样为西电的优势。

虽然第五轮学科评估并没有官方公布的结果,但根据学校的说法,一级学科评估实现全面进步,信息类学科实力依旧在国内领先。对于这样的成绩,应该是不需要怀疑的。

不仅如此,西电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密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3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在“双一流”工程中,西电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电内

(2)科研实力

凭借在电子、信息等领域强大的实力和深厚的积淀,西电汇集了大批行业顶尖的专家、学者,创建了一批领先的科研平台,致力于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技术创新高地和尖端人才中心。

目前,西电拥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2800余人,其中就包括郑晓静院士、郝跃院士、段宝岩院士等学术领袖,以及5位外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达328人次。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一流科学家、工程师独有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科研精神,他们在这里引领工程学的发展,探究电子与信息的深层奥义。

在这些学术精英的带领下,西电创建了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1个省部级平台,以及70个校企合作实验室,成为进军学术前沿的神兵利器。

在西电的办学历史上,曾诞生了国内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多个“首创”,包括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部气象雷达等,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台ATM交换机、第一颗宇航级图像压缩芯片……这些重大成果,都是照亮中国科技银河的点点星光。

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3)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西电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高居“211大学”前列,即使放在“985高校”中也能位居中游水平。

作为一所理工强校,西电的专业基本涵盖主流理工类学科,设置了本科专业6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以及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在这些专业中,有14个位国家级特色专业,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水平之高,在国内理工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西电成为世界大批有志青年的理想求学之所,目前有3.98万名本科生、研究生在这里学习知识,进军学术前沿,汲取着西电国家级特色人才培养环境所提供的养分。

迄今为止,西电已经培养了35万名精英人才,他们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西电走出来的学子,专业追准高只是最基本的标签,他们的细致严谨、低调务实,才是真正的西电“特质”。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西电学子能够成为院士、将军、总师的原因。

如今,在国家众多重大工程,包括嫦娥、北斗、天宫、天眼、奋斗者号等都有西电人的身影。更不用说,在许多鲜为人知的领域,他们隐姓埋名,不问名利,成为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

西电图书馆

西电:向小处生,终成其大

从最初的一个无线电培训班,到今天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府,西电始终没有脱离“电子信息”学科的中心。这才是西电的立足之本。

深耕于一个特色学科,并以此为据点辐射到更多领域,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也离不开树干的支撑。西电已成参天大树,独木成林,让我们共同期待西电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能够结出更多“首创”的果实。

3 阅读:272
评论列表
  • 2024-11-17 08:17

    自嗨

    千年一渡 回复:
    你江苏哪所能这样嗨,人家可是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