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突然表示,自己准备离开白宫,回归自己的商业版图,不再直接参与美国政治。特朗普隐晦地向媒体承认了这点,他特意强调,并非自己不想挽留,只是马斯克“太想回去”。
说是这么说,可马斯克这一走,反而给特朗普留了个台阶,让白宫能缓和“效率部”与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矛盾。
【特朗普隐晦承认,马斯克似乎“去意已决”】
马斯克之前以强硬姿态,将自己和“效率部”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铁腕裁员让各大部门人心惶惶,现在轮到特朗普采取怀柔政策,适当地把口径往回收,从而稳定形势与人心。
这几个月时间已经充分证明,马斯克无法在自己的商业版图和政治参与之间取得一个理想的平衡。他用经营企业的思路介入国家政治,结果就是把人得罪了遍,内外都掀起了不小的争议。
也就是马斯克背后有特朗普的鼎力支持,不然效率部的工作,断然不会如此高调推进。可即便如此,在法律层面仍然是阻碍重重,马斯克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和法院打官司,系统性地推进自己的目标,只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随着效率部调查工作不断深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越权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效率部让国际开发署彻底停摆,引起了国务卿鲁比奥的强烈不满,因为这应该是他的管辖范围,结果效率部提前介入,一声招呼不打就瘫痪了国际开发署。
【马斯克一走,效率部估计也开不下去了】
在首次内阁会议上,鲁比奥与马斯克就因这个问题起了冲突。尽管特朗普事后否认两人吵架,可随后就传出消息,他设宴招待马斯克与鲁比奥两人,希望他们“握手言和”。
这种办法是治标不治本,特朗普靠总统的威信也压不了多久。特朗普虽然清楚,自己去年赢下总统选举,马斯克居功甚伟,可若是要正儿八经地治理国家,还是得仰仗国务卿这些内阁高层。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再怎么密切,但他的定位,既是政府顾问,又是一名“临时雇员”,理论上只能在白宫干上4个月,所以他最快会在5月底辞去白宫顾问一职。这和马斯克是否去意已决无关,时间一到,他都要走。
当然马斯克也可以转正,在特朗普那里讨个一官半职,以他和美国总统的关系,做到这点没什么难度。可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他就得放弃现在的商业版图,这个选项牺牲太大了,并不在马斯克的考虑范围内。
【马斯克的定位,是总统顾问兼“临时雇员”】
归根结底,马斯克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美国政治,给特朗普鞍前马后地服务,这就注定他在白宫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特朗普虽然有挽留的意图,可并不打算真的这么做。马斯克离开,是一个皆大欢喜的选择,几乎没有人受损。往后马斯克可以重新专注于商业经营,设法挽回股东和市场信心。
这段时间,受美国对外政策影响,从美国到加拿大,都掀起了抵制马斯克生意的浪潮,特朗普亲自站台也无济于事。马斯克自己都承认,在政府的工作,让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
所以他这一走,倒是无官一身轻,尽管做不到与以前的政治生活切割,至少是有更多时间开展公关和游说活动,还能放开手脚,不需要继续在中美关系中“避嫌”。
【全美各地掀起抵制马斯克的浪潮】
再然后,就是联邦各部门负责人都能松一口气,失去了马斯克这个主心骨,效率部离解散也相去不远了,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咄咄逼人,将裁员议程的优先级置于机构正常运转之上,甚至还有“先斩后奏”的权限。
特朗普这边内,也不需要为手下团队的人事关系伤脑筋,马斯克不再过问政治,频繁越权的情况自然没有了,也就很难与内阁心腹再起冲突。
至于民主党等反对派,同样会“拍手称快”,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应付“特朗普+马斯克”这对难缠的组合。
所以才说,马斯克这一走,是“皆大欢喜”。
【马斯克虽然走了,但还是特朗普的“座上宾”】
马斯克人虽然会离开,但可能仍会以某种形式保留自己的影响力,毕竟这几个月下来,他和效率部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干,削减政府预算的目标虽然不达预期,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但特朗普还是给出了高度评价,称内阁成员和各机构负责人都“受益匪浅”。
更何况,马斯克只是不再担任顾问,可他与特朗普的交情,还是实打实的,往后他还会是美国总统的“座上宾”。
应该说,自从全力押注特朗普,成立效率部高调介入美国政治后,马斯克就再难回归以前的身份,头上的争议只会越来越大,民主党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对他进行清算,这些都不是马斯克能一走了之的,政治不存在什么“金盆洗手”。
改革失败了
毛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