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台海一旦战争爆发中国面临围攻,更大危险远超战争本身?

卿文 2025-03-11 15:22:03

台海局势因外部多重互动不断发酵,俄媒分析认为,倘若台海擦枪走火,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国际博弈,中国在军事、经济和舆论领域都将面临外部压力。

俄乌冲突的经验也为世界舆论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在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冲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炮火之争,而是凝结了金融、产业链和国际话语权的多方博弈。

一、多国卷入可能性

若台海发生战争,有关各方都会有所行动。

其中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和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合作,具备快速干预的意愿与条件。

俄罗斯媒体更是指出,西方国家间的情报共享和武器援助模式,或很快复制到西太平洋地区。

与此同时,解放军在应对多维度军事威胁时也需警惕对方利用航母打击群、网络电磁干扰等手段进行全域作战,从而令战场局势更加复杂。

二、系统性危机与经济暗涌

然而俄媒特别强调的风险并不止于军事层面。

更大的挑战在于经济制裁、金融封锁与国际孤立带来的系统性危机。

一旦局势升级,外汇储备被动冻结、SWIFT系统通道受阻,以及对进出口依赖较高的产业链可能遭遇“断链”冲击,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各大媒体也可能在国际平台上塑造对冲突方的不利舆论,这种“认知域作战”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形象。

三、战略与韧性的双轨策略

在应对潜在冲突风险时,除了前沿的军事技术与部署,还需高度重视金融与产业结构的“抗压属性”。

一方面通过区域反介入与拒止能力的升级,维持必要的常规威慑力。

另一方面亟需搭建多元化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例如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来分散美元体系的集中风险。

同时积极拓展与东盟、中东、非洲地区的深度合作,以减轻外部制裁或封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只有军事和经济同时发力,才能在极端情形下保持足够的战略回旋余地。

结语

台海博弈不仅关乎导弹和军舰的交锋,其深层次影响更渗透于国家制度韧性、产业链自主程度,以及国际话语权等多个层面。

历史的经验和当下的局势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胜与负”往往超越战场的硝烟。

只有在综合实力与柔性韧性上持续发力,才能应对潜在的挑战与变局。

3 阅读:1347
评论列表
  • 2025-03-11 22:04

    抗美援朝,一打十七,还不是一样打了,打个仗吗,多大点的事儿,打一个不如打一片

    Gavin J 回复:
    你是天真,还是智商低呢,你真以为朝鲜战争是我们一家之能?真以为我们付出牺牲比北约小?说白了这是苏联和北约的一场博弈而已,唇亡齿寒我们不得不走上前台身当棋子。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了几年了,真的是乌克兰可以阻挡俄罗斯么?棋子而已!
  • 2025-03-11 23:05

    俄罗斯也不是好鸟

  • 2025-03-12 13:46

    又来PUA中国人??

  • 2025-03-11 23:09

    毛子也想吓唬中国人民?

  • 2025-03-12 14:37

    台湾是中国内部问题围攻怎么围从哪里来印度敢吗经济现在中国体量那么大就欧洲那些国家他们敢动吗

  • 2025-03-12 11:41

    考虑挺详细的,这仗是没法打了

  • 2025-03-12 00:40

    先把美国打扒下,然后谁制裁我们就打谁

  • 2025-03-12 00:28

    大不了都灭亡,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