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兰西灿烂的阳光下,一位中国科学家正收拾着自己的行李。13个装满科研资料的箱子,一台珍贵的辐射测量仪,还有几份碳酸钡镭标准源——这些是他为祖国准备的“见面礼”。此时的杨承宗已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每年55万法郎的优厚待遇,带着这些宝贵的科研物资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1951年的中国,百废待兴。在核科技领域,我们几乎是一张白纸。当时的中国,既缺乏专业人才,也没有必要的实验设备,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承宗选择了回国。
“就为了一千斤大米?”他的法国同事们难以理解这个决定。但杨承宗心中自有一本明白账:祖国的需要,重于千金。他深知,只有掌握核技术,中国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
回国后的科研之路异常艰难。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杨承宗开始了中国放射化学研究的拓荒之旅。他不仅要做研究,还要培养人才。很快,在他的努力下,我国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逐渐成长起来。
然而,命运给这位科学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56年,在协和医院处理日军遗留的放射性物质时,由于缺乏防护设备,他选择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致命的辐射。这个决定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右眼永久失明,左眼也后来患上了白内障。
“值得吗?”面对同事的询问,杨承宗始终保持着微笑:“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但现实的打击接踵而至。他不仅落选了“两弹一星”功勋,甚至连最基本的房改款都交不起。然而,这些困境并没有动摇他报效祖国的决心。他继续坚持在教育岗位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2011年,这位将生命献给祖国的科学家走完了他100年的人生旅程。临终前,他还惦记着科研事业,表示愿意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做研究。一生不曾改变的,是他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回望杨承宗的一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科学精神。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杨承宗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无数像他这样默默奉献的人。
来源:综合中国青年网、中国科协之声等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