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上方飘荡了69年的苏联国旗缓缓落下,取而代之的则是俄罗斯红、白、蓝三色旗。在旗帜落下的半小时之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亲自将“核按钮”送到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手上,尽管没有官宣,但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第二天中午,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讲话宣告了苏联解体的消息,这个同美国针锋相对69年的超级大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苏联一国化为15国。
然而,当年地位平等、自愿加入的苏联加盟国最终确实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和国际地位,其他十四个国家为什么不行呢?
解体后的苏联变成了15个国家,分别是:中亚五国、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三国和摩尔多瓦。
俄罗斯作为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从苏联手中接过了主要遗产,有人说后面加入苏联的国家地位不行,那最初和苏俄一起组建苏联的乌克兰、白俄罗和外高加索联邦为什么也不行呢?
这三家可是最初的联合创始人,究其原因还得从斯大林奉行的「大俄罗斯主义」说起。
如果问俄罗斯人喜欢列宁多一些还是喜欢斯大林多一些,想必更多人会选择斯大林。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斯大林对俄罗斯民族更好。
从十六世纪开始,沙皇俄国就出现了所谓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即俄罗斯民族享有特权,歧视、压迫、蹂躏其他民族。
这种主义适应了沙皇俄国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因此受到了沙俄统治者的追捧。
这也使得被俄罗斯帝国侵略和统治过的民族,对俄罗斯民族没什么好感。
当十月革命的炮火成功摧毁沙皇统治后,列宁「民族自决」的政策如同一股春风吹到了那些被沙俄蹂躏过的民族头上,很多新生的政权和国家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俄罗斯帝国土地上出现。
俄罗斯民族的人不懂了,你列宁也是俄罗斯民族的人啊,为什么要打压俄罗斯民族,扶持其他民族呢?
最重要的是,列宁坚决果断、态度鲜明地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这就更让俄罗斯人不爽了,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和曾经被奴役统治过的民族平起平坐,不习惯、不适应、不接受。
于是不管列宁有多么伟大,就这一件事在俄罗斯人眼里就是牺牲了俄罗斯的利益。
他们更喜欢那个不是俄罗斯人胜似俄罗斯人的斯大林。
为什么这么说?斯大林不是格鲁吉亚人吗?
没错,斯大林确实是格鲁吉亚人,但他也是「大俄罗斯主义」的坚定支持者。
早在苏联筹备建立时,斯大林不止一次建议列宁要建立一个国家,而不是建立一个国家联盟。
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是一个以俄罗斯为主的国家,其他几个入伙的独立政权应该安心的当小弟。
可那时候列宁还是苏俄说一不二的老大,斯大林没办法只能乖乖服从。
其实列宁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理由的。
在列宁看来,苏联只不过是他实现全球革命的工具而已。
「民族自决」面对的不仅仅是俄罗斯帝国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而是世界上所有的人民,他们都有资格和权力建立本民族的苏维埃政权。
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西欧国家的各民族也有样学样,一旦革命成功,世界上就多了苏维埃英格兰、苏维埃法兰西、苏维埃德国等加盟共和国,他们一通加入「苏联」这个大家族后,苏维埃一统天下的目标指日可待。
因此「苏联」是不是国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全球皆是红旗飘摇。
可以说,这张蓝图太伟大、太虚无、太缥缈了。
但一切理想都不应该被嘲笑,万一实现了呢?
可斯大林不这样想,他能明白列宁的良苦用心,可他不能赞同列宁的做法。
因为在他看来人心不齐,队伍是带不动的,先不说全球插满红旗,仅是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大地上,能不能成铁板一块都是个问题。
按照「苏联」建立之初的约定,各国地位平等、自由加入和退出,那不乱成一锅粥,谁都能说话,谁都有想法,这队伍怎么带?
因此,「苏联」必须有一个主心骨,让所有加盟国家围绕在这个主心骨周围,上下用命、团结一心,早日实现列宁的伟大理想。
于是斯大林选择了「大俄罗斯主义」,选择了领土和人口都占主体地位的俄罗斯,通过不断拔高俄罗斯在苏联内部的地位,强化苏联的「凝聚力」。
十几年后,苏联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俄罗斯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他加盟共和国越来越像俄罗斯的小弟,名义上还是地位平等的加盟国,实则就是俄罗斯的州或者省。
苏联这个国家联盟越来越像一个思想统一、中央集权的“国家”。
苏联既是俄罗斯,俄罗斯等于苏联。
因此,当苏联宣布解体的那一刻,当俄罗斯继承大部分遗产和核武器时,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存在,所有国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