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端,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完善,其中以君主专制为主的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它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占那么长的时间,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一个稳定的制度。
经历了数千年的朝代更替,只要君主专制依然存在,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权力掌控者,军国大事一般由皇帝亲自处理,当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而国家大事繁多,如果全都让帝王亲自处理,那所面对的压力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那就是丞相,这个官职享有很大的政治权力,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与其十分类似的宰相职业,这两者一致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虽然这两个职位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却完全不同。
丞相的出现与演变毫无疑问,丞相的说法是由秦始皇创立的,当年继承强大秦国的嬴政一统天下,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此后的一系列举措均有开创性作用,比如废除原来六国各自为政的状态,在车轨,钱币,字体等多方面实现了统一。
其中最重要且突出一个贡献就是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的出现能够让秦始皇实现对其余六国领土的统一管理,也为后续朝代大面积国土管理提供了经验,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中央之上皇帝为最大,下设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是丞相这一说法的首次出现,主要负责的是国家的行政,后来也包括对国家大事的处理,也算是为皇帝分忧。
在后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丞相一直被视作是制约皇权的存在,因为一旦皇帝权力过大,便会对朝廷进行垄断,在其他官员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一旦皇帝的个人决策出现失误,那么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
但这样的模式在有些时候并不能平稳运行,因为走向衰微的,并不只是相权,朝代的没落也可能造成皇权的衰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丞相的权力太大,就容易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
比如在东汉末年时期,因为皇位更换频繁,朝堂之上的所谓皇帝连官员都难以认全,对国家大事的处理就更加一塌糊涂,在这时候,丞相的作用就开始体现出来,只要他忠心,就可以协助皇帝重新掌握朝政,只可惜当时的丞相乃是曹操。
他利用汉献帝作为人质,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朝政大权不说,还强迫汉献帝册封自己为魏王,掌握兵权四处打仗,最后更是以丞相的名义凌驾在天子之上,这是最明显的相权僭越行为,但偏偏众人对此毫无办法。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人们普遍认为,要想实现朝堂的稳定,皇权和相权必须相互制约,双方能力恰到好处,接下来后续的朝廷还出现过多次大权旁落的情况,所以人们对“丞相”这一职位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最终在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丞相这种强大的权力机构,在中央设置六部瓜分相权,并且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举措代表着对皇权的稳定与完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大。
丞相从这时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宰相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丞相的伴生称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丞相出现于秦朝时期,并且只要提起这称呼,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这种叫法甚至被当成丞相的另一种说法,甚至把两者当成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这个本身就是非常不合理的。
首先二者在根本上才存在很大的区别,丞相是一个官职,从秦朝设置丞相开始,它的权力和管理权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还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称呼。
早在春秋时期的时候,齐国就已经有左相和右相的说法,这是齐国可以世袭的一种特殊官职,也被称之为“相国”或“相邦”,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所谓“相”就是看守的意思,相国的含义就是对国家或领土的看守作用。
如果按照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套用,当时的“相”就像是诸侯王一样作为国土的看守者,如果按照当时西周王室的划分,相,可以直接理解为某地的封王,或周天子的大管家,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相”拥有很大的军事权力,并不和政治有太大的关联。
尽管如此,当时的相依然是一种职位,是一种经过天子亲口承认可以世袭的职位,也就是这里的“相”演变为后来的丞相,就像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一样。
如今已经将六国所有的领土全都纳入秦朝的版图,如果只让一个平时负责镇守疆土的相国来进行管理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国土面积广大,所涉及到的事情也非常多,所以才会有“丞相”这一职位来对其进行辅佐,所谓“丞”,其实是帮助和辅助的意思。
只不过后来的大一统时期已经没有了割据一方的诸侯王,丞相所需要辅助的也就直接从“相国”变成了“皇帝”,职能上发生了改变但称呼没有发生变化。
继秦朝之后的很多朝代对“丞相”的职能进行了改良和优化,比如汉朝时期的“丞相”过度掌权引起了西晋统治者的重视,所以在国家建立之后保留了丞相的位置,但对其进行了明显的约束。
主要表现为对中书省的外移,对尚书省权力的扩大和中书省的设立,并且国家明确指出,国家大事不再由丞相这一个职位进行垄断,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都可以进行商议。
这三个部门的存在实现了对丞相权力的制约,到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正式确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成为中央的三大权力机构,丞相这一职位存在,但却做不到一家独大。
也就是说,无论朝代如何变动,政治制度如何设置,只要是在明朝完全废除丞相之前,这个职位始终是存在的,而宰相则是伴随丞相一起存在,它是一种大型权力机构的通俗称呼。
并不需要实际上的某种职位,也无关政治制度,只要是对皇帝直接负责的大型权力机构都可以称之为宰相,例如在西晋时期,朝廷为了制约丞相的权力采用三省六部制度,其中尚书省和门下省所发挥的作用更大,它们两个部门的最高行政长官就可以称之为宰相。
而在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下,中书令,尚书令和侍中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重大权力机构,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宰相。
总而言之,秦汉两朝时期丞相的权力最大,皇帝对他们的待遇和礼节也很高,但后来随着宰相的出现和对丞相的权力削弱,帝王对丞相的态度也开始逐渐降级。
尤其是宋朝后,丞相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虽然职位还在,但所能管辖的事情受到了大幅度限制,主要国家大事由“同平章事”这个新职位进行管理,新职位的出现是对丞相的再一次削弱,后续宋朝皇帝又设置了参知政事对相权进一步削弱。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宋朝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用三省制度,将丞相这一职位一分为二,出现了左丞相和右丞相,此时的他已经没有管理国家政治大事的能力。
当时国家的实际管理者是平章和参政,元朝的丞相虽然存在,但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平章和参政才是真正的宰相,从明朝朱元璋的胡惟庸案件之后,丞相这一职位被彻底废除。
从这时候开始,丞相的权力被分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它们之上设立内阁,这一时期丞相不复存在,但宰相这种庞大权力的代表依然存在,它就是内阁的长官大学士,他们会直接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在明朝向清朝发展的过程中,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是在一直变大的,也就是说宰相的权力在一直提升,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皇帝为了将权力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直接将权力交给为数不多的军机大臣,他们之中的领导者也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所以说宰相和丞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丞相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表现,它可以被改革,削弱甚至取缔,但宰相不同,它只是人们的一种说法,是一种称呼而已。
参考文献
[1]郭红光,.丞相与宰相[J].初中生学习指导,2019,(28):2.
[2].丞相和宰相根本不是一回事[J].人生十六七,2018,(22):1.
[3]国学,.“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J].高中生,201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