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聪
编辑|文聪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看了赵宏智的故事后,不禁感叹到命运的无常,为何这样拥有大爱、纯粹高尚的人,生命却这么短暂,这样的人世间真的少有,所有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都不够。
他出身将门却心系乡村,曾经当过8年的特种兵,在退役之后从事金融工作,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如今的社会,提起“官二代”这个词,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的都是负面的词汇和画面,但是赵宏智不一样,他是一位伟人,扎根农村16年,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农村的教育。
有人说他不需要世俗的评价,能评价他的只有道,他胸怀大义,为农民谋福利,为农民发声,他就是中国的脊梁,但是这样一位伟人死后的葬礼却让人心酸。
死也要死在农村
赵宏智的葬礼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只有一口薄薄的棺材、一方窄土、一堆矮坟,甚至连普通的农村人的葬礼都不如。
赵宏智的好友看到葬礼的情景,觉得自己的心酸无处可逃,他认为逃避现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看到在经济的发展下,农村一位80多岁老人的葬礼,办的都是那么的风光,比16年公益人的葬礼还要强。
看到真心做公益的赵宏智结局却是这样的,同为公益人的好友,不免有些兔死狐悲,赵宏智是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公益人,但是这位去世的80多岁的农民,好友叫不出名字。
赵宏智在当了8年特种兵之后,选择退役从事金融工作,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他又决定辞职,放弃银行的高薪工作,去到偏远的农村支教。
重情重义的赵宏智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无法治愈,坚持从上海回到医疗条件恶劣的甘肃农村,他希望自己能够死在承载自己梦想的农村,那么赵宏智有着怎样的公益初心?
赵宏智的公益初心
现如今是娱乐至死的快餐时代,大家更喜欢看城市的灯红酒绿、犬马声色,现在的人对于公益人的社会情怀和责任心并不是那么的关注,他们更多关注的事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甚至对男女之情情感关系的关注都超过社会责任。
大家并不那么关心一个人是在怎样为理想而努力,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慢慢改变我们生存的社会,更不会去关注涉及农村深层次的敏感话题。
但是赵宏智是一位三观非常正的人,他对于历史选择勇敢面对,他认为今天的城市确实很繁华,但是这所有的繁华都是建立在农民不情愿的奉献之上,人们沉迷于城市的霓虹灯中,并没有办法将农村的黑暗给消灭掉。
赵宏智看到了农村的现实就赤裸裸的摆在那里,几亿农民的痛苦无法视而不见,倘若他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却不去尽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付出具体的行动表达对农民的歉意,就永远不会有机会去面对历史带来的拷问。
从赵宏智的言论中,可以看出这是出自一位中年人的良知,也是他已经身为人父的担当,也是一位有血有肉充满温情的公益人。
有人说能力之外的资本就是零,这句话放在赵宏智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一直在努力挣脱自己身上官二代的生活印记和烙印,他想做第一代的公益人,他的身上有一种对众生的悲悯气息,他对于自己的理想,勇敢果断,不管不顾的去追随。
赵宏智和好友认为公益人并不是从富人的手上拿钱去给穷人,公益人首先得是美好社会的积极参与者,社会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思想的思考者,对社会有责任有抱负的担当者。
在现如今鱼龙混杂的公益圈,赵宏智是一股清泉,实在是稀缺的精神资源。
赵宏智为乡村教育奋斗16年,为了投身乡村教育而鞠躬尽瘁,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自己的使命,那么乡村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呢?
乡村教育的问题
如今的乡村小学,在上面的要求下,虽然学校的规模小,但是该有的老师必须齐全,师生配比不均,造成了老师规模超编,但是缺少教师的情况出现,教育部门为了维持乡村教育的良好发展,通过相关政策例如特岗来进行教师招聘。
很多老师不是在编教师,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在职期间也无法安心工作,而且教育经验也不足,好不容易培训成老教师,又辞职走人了,在编的教师,能力强的,都想着调回城里,造成乡村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的局面。
乡村学校不仅教师质量不高,学校的硬件设施也跟不上,不仅网络问题难解决,就算安装硬件设施,也得不到充分利用,经常闲置。
在乡村学校,有大量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照顾,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心理问题很多,普遍有自卑、情绪暴躁、低落的现象,他们有时也会表现出孤僻的情形。
近些年由于出生率的降低,一些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不回来,乡村的学校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学生数量日益减少。
结语
每个时代都会有像赵宏智这样的人,他们是真正为了国家和孩子,忘我的工作,将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人民需要,国家发展的事业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人值得永远纪念和歌颂。
莹莹之火,虽然不能照亮万物,但是终将指引众生离苦得乐,他俯下身子,将自己的灵魂深深埋进中华民族的厚土,高尚的灵魂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