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谜团!廖耀湘占领彰武,为何停留三日?

澹秋是映山 2025-02-21 11:29:46

廖耀湘彰武之谜锦州战役一打响,国民党军为了救援锦州,命令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也就是第9兵团)沿着北宁线快速前进,希望能解锦州之围。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廖耀湘接到命令后,先去了彰武,更让人疑惑的是,他在彰武竟然待了整整三天。直到东野对锦州发起总攻,他才慢悠悠地出发。那为什么廖耀湘要停留呢?这就得说说第9兵团在彰武这段时间都干了些什么了。

廖耀湘改道彰武的秘密计划一、为啥要去彰武从地图上看,彰武在锦州的北边,沈阳的西边。所以,从沈阳出发并且在新民火车站集合完部队的廖耀湘,本来最快的方式应该是沿着北宁线往南走,直接到达锦州。但是,廖耀湘并没有这样做。1948年10月8日,国民党第九兵团在新民地区基本集结完毕。到了11日上午,廖耀湘在新民火车站召集了第九兵团的团长们开会。会上,廖耀湘一声令下,部队改变了方向,全速向新民西北方向的彰武前进,并要求占领彰武。那么,为什么要去彰武呢?廖耀湘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锦州被围之后,蒋介石亲自到沈阳,严厉指责东北国军将领无能,同时也秘密召见了廖耀湘,命令他带兵从沈阳出发,去救援锦州。廖耀湘其实一百个不情愿,他最想的是去营口。但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蒋介石的恩威并施之下,廖耀湘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不过,廖耀湘嘴上答应,心里却另有打算。锦州被围已经是既定事实,既然如此,他就让解放军先和锦州的守军打一打,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耗解放军的实力。到时候,他再出手,胜算会更大一些。就算锦州的守军最终守不住,解放军也会受到不小的损失。到那时,他手里还有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两张王牌,拿下锦州应该不是问题。廖耀湘决策进攻彰武基于这种想法,廖耀湘在第一阶段当然不愿意直接赶往锦州。但是也不好完全不动,毕竟老蒋在一旁盯着呢,所以他必须要有所行动。左思右想,廖耀湘决定把目标定在彰武。为什么选择彰武呢?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东野后勤补给的重要地点和中转站。廖耀湘认为,如果东野全力攻打锦州,后勤压力肯定很大。所以只要拿下彰武,就能切断东野的后勤供应。这样一来,东野没了后勤保障,锦州的包围圈也就容易解开了。而且用这个理由说服老蒋,老蒋也没法反驳。这就是廖耀湘非要进攻彰武的原因。从军事角度来看,廖耀湘的这个决策算是相当聪明的,后勤一出问题,前线作战肯定受影响。于是,在11日上午做完训话后,廖耀湘立即下令部队向彰武进发。第二天,国军第九兵团的新三军就迅速占领了彰武。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了:彰武既是东野后勤重地,怎么那么容易就被敌人占领了?而且还是被战斗力排名靠后的新三军打下来的。难道是东野实力不行,还是新三军实力太强?其实,既不是东野实力不行,也不是国军有多强。关键原因在于,东野的领导根本没打算守彰武。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希望廖耀湘能拿下彰武。廖耀湘攻占彰武符合东野战略需求彰武确实是东野的一个重要后勤基地没错,但是东野这么大,不可能只有一个后勤基地。所以就算廖耀湘攻下了彰武,也不会对东野攻打锦州的计划有多大影响。至少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什么。至于为什么东野的领导希望廖耀湘去打彰武,其实很简单。当时攻克锦州是最要紧的事,东野的主要部队都投入到攻打锦州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外部因素,比如国民党军队的增援,都有可能影响到锦州战役的结果。所以东野的领导才要求守卫塔山的部队“不管伤亡多少,只要守住塔山”。同样的道理,如果廖耀湘的部队疯狂救援锦州,对东野来说确实是个大麻烦。所以能让廖耀湘不来或者晚来,是东野领导当时最希望看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廖耀湘不去锦州而去攻打彰武,正好符合东野的战略需求。所以东野的领导也就顺水推舟,让他顺利占领了彰武。

廖耀湘为何滞留彰武不然的话,要是廖耀湘真的进军彰武,之前跟他交过手的东野五纵和六纵,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就撤出战斗。所以,很明显,廖耀湘能够顺利占领彰武,并不是因为他实力特别强,而是东野的领导故意让他这么做的。但是,接下来的事就有点奇怪了。按道理来说,拿下彰武后,廖耀湘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守着,主力应该赶紧去锦州才对。然而实际情况是,从拿下彰武开始,廖耀湘干脆就不走了。### 二、彰武有什么?他为什么不走呢?肯定有原因。彰武是东野的一个重要后勤基地,里面自然存放了很多补给。虽然在锦州战役开始前已经转移了一部分,但还剩下不少。当然,武器和炮弹这种东西肯定是没有的,毕竟打仗还得用嘛。剩下的主要是粮食,特别是大量的高粱米。据国军的战地观察员报告,东野留在彰武的高粱米“非常多”。当然,除了高粱米,肯定还有其他物资,但主要还是高粱米。有人可能会想,不就是一些粮食吗?廖耀湘有必要这么固执吗?答案是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国军第九兵团看到这么多粮食后,第一反应就是“有利可图”。所谓的“有利可图”,就是拿这些粮食去换钱。第九兵团抢粮在攻下彰武之后,因为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粮食,第九兵团的各个部队就开始做起“生意”了。他们具体的做法就是把粮食运回沈阳卖掉,赚点私房钱。曾经担任国民党新一军第五十师副师长的陈时杰后来回忆说,拿下彰武后,新一军几乎全员出动,疯狂地抢夺彰武及其周边地区的粮库。不仅是新一军,第九兵团的其他部队也都一样,总之就是谁抢得快、抢得多谁就厉害。抢到粮食之后,一开始为了尽可能多地运回沈阳,这些部队还争抢军车,甚至为此大打出手。后来军车日夜不停地穿梭,把抢来的粮食运到新民和沈阳去卖。陈时杰还愤愤不平地说,因为彰武是新三军先打下来的,所以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中,新三军的五十九师抢运粮食最多。但这支抢粮食非常“勇敢”的部队,在战场上却表现得很差劲。在黑山阻击战中,战斗刚开始就被全歼了。到了后来,由于军车不够用,第九兵团的各个部队开始用那些装有作战物资的汽车来运送粮食。他们甚至把汽车上的弹药和汽油都卸下来,用来装粮食。国军征用民夫与商机不过就算这样,车还是不够用。所以国军第9兵团就开始强行征用民夫。与此同时,沈阳那边一些不法商人也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直接带着钱跑到新民一带,还设了收购点。这样一来,国军的军官们捞外快就更方便了。所以,第9兵团攻下彰武后,一直在忙着抢粮食和发财,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别的事情。结果呢,他们就这么错过了和国军东进兵团在锦州会师、夹击东野部队的最佳时机。

国军9兵团的新立屯滞留一直到14号那天,东野都开始攻打锦州了,国军9兵团才出发,朝着新立屯的方向走。可他们一到新立屯,就不走了。为啥?因为在新立屯,他们发现有20多个装得满满的粮库。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怎么可能放过?于是,他们就在新立屯干了和在彰武时一样的事——抢粮。三、自食恶果大家都知道,廖耀湘是在21日凌晨才下令攻打黑山的。其实早在17日,他就召集了9兵团的军长开会,说要用一部分兵力猛攻黑山,目的是迷惑东野,让主力部队赶紧撤到营口。而且他在会上特别强调要“争分夺秒”,尤其是攻打黑山,越早越好。那为什么一直拖到21号才下令呢?除了忙着抢粮食做生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野当时设下的一个计策。锦州解放后,东野的目标转向了国军第9兵团。为了让这个兵团往西走,以便在行进中将其消灭,东野十纵故意露出破绽,把兵力从新立屯撤了回来。同时,锦州一带的东野部队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其他都开始分散部署。这些举动让国军误以为东野需要休整,加上锦州战役的影响,老蒋也觉得东野肯定元气大伤。廖耀湘兵团的失误这就叫“趁你病,要你命”。这么好的机会,老蒋怎么可能放过呢?于是,为了重新夺回锦州,老蒋硬是命令廖耀湘向西进攻。但是廖耀湘心里想着去营口,所以两个人僵持了两天,争论不休。直到10月20日晚上,廖耀湘才勉强同意西进。第二天黎明,国军第9兵团就开始攻打黑山。在黑山阻击战期间,廖耀湘拼命进攻也突破不了十纵的防线。除了十纵拼死抵抗外,廖耀湘兵团在彰武和新立屯的行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为了多抢多运粮食,竟然把不少军车用来运粮食,甚至把装作战物资的车也腾出来装粮食。结果,这些军车的汽油消耗得特别快,等到要突围黑山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汽油,弹药和补给根本送不过来。这简直是自作自受,国军第9兵团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廖耀湘部队的覆灭没能及时补给弹药和粮食,再加上突围黑山的时候消耗太大,导致廖耀湘在突围失败后,既不能去营口,也不能在当地坚守,只能往沈阳方向撤退。实在是没办法,弹药和粮食基本上都没了,除了回到沈阳补充物资,其他任何办法都会被包围歼灭。就是在廖耀湘想撤到沈阳的路上,东野的各个纵队从四面八方发起了猛烈进攻。在这波攻势下,廖耀湘的部队彻底乱了阵脚,很快就开始瓦解崩溃,最后在辽西平原上全军覆没。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