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团队里原本表现优秀的员工,突然变得消极怠工,工作敷衍了事,甚至开始“摆烂”。
很多领导的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懈怠了?态度有问题?”
但真相往往是——员工“摆烂”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公司或管理上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让他们失去了动力。

1.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干得多,拿得少”
“我加班加点干活,业绩也是团队最好的,可工资却和混日子的同事差不多,凭什么?”
很多公司存在“大锅饭”现象,做多做少一个样,甚至做得好的人反而承担更多任务,却没有相应的回报。
长期不公平的待遇,会让优秀员工心寒,最终选择“躺平”。
解决方案:
-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让努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奖励。
- 及时认可和激励,哪怕是一句“你做得很好”,也能让人感受到价值。

2. 领导管理方式不当——“要么不管,要么瞎管”
“领导平时啥也不管,一出问题就甩锅,还喜欢微观管理,连PPT字体都要管,太窒息了!”
糟糕的管理方式,是员工“摆烂”的催化剂。 要么是领导完全放养,让员工感觉不被重视;要么是控制欲太强,让人喘不过气。
解决方案:
- 信任员工,适当放权,让他们有发挥空间。
- 明确目标,减少无效干预,关注结果而非过程。

3. 职业发展停滞——“看不到未来”
“在这家公司干了三年,还是做同样的事,升职加薪遥遥无期,我还能有什么盼头?”
人不怕辛苦,怕的是没有希望。 如果员工觉得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成长和晋升,自然会失去动力,甚至开始“骑驴找马”。
解决方案:
- 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让员工知道努力的方向。
- 定期沟通职业规划,帮助员工找到成长路径。

4. 企业文化压抑——“氛围太差,干得不开心”
“办公室z治严重,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每天上班像上坟,谁还有心情干活?”
糟糕的企业文化,比低工资更劝退员工。 如果公司内耗严重、氛围压抑,再优秀的员工也会逐渐失去热情,变成“职场咸鱼”。
解决方案:
- 打造开放、正向的团队文化,减少无效内卷。
- 领导以身作则,避免办公室z治,让工作环境更健康。
总结:员工“摆烂”不是懒惰,而是失望
当员工开始“躺平”,真正该反思的可能是管理者。 是薪酬不合理?管理方式有问题?还是公司文化让人心累?
好的管理,不是让员工“怕你”,而是让他们“愿意跟你干”。 只有真正关注员工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动力,让团队持续保持战斗力!
你的公司有这些问题吗?你是如何应对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