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渗碳厂家分享钢材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指标详解
为解决有关技术人员对钢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关于性能指标的各种问题,使其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获得适合的金相与较好的性能,东宇东庵热处理公司分享了相关指标解释,欢迎关注~一、淬硬性
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所形成的马氏体能够达到的较高硬度。
评定方法:已淬火加热时固溶于高温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及淬火后所得到的马氏体的数量来具体确定,一般用洛氏硬度值来表示。
说明:淬硬性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固溶再奥氏体中的含碳量越多,淬火后的硬度值也越高。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的冷却速度以及加热时所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度的不同将影响淬硬性。
二、淬透性
是指钢在淬火时能够得到的淬硬层深度。它是衡量不同钢种接受淬火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淬硬层深度是指由钢的表面到钢的半马氏体区(马氏体50%,珠光体类型50%)的深度(也有个别钢种,如工具钢、轴承钢,需要到90%或95%的马氏体区)。钢的淬硬层深度越大,表明这种钢的淬透性越好。
评定方法: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法;碳素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法;计算法(淬透性值J=HRC/d;淬硬层深度h)。
说明:淬透性主要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月底,淬透性越高。值得注意,淬透性好的钢,淬硬性不一定高,而淬硬性低的钢也可能具有高的淬硬性。
三、淬火变形或开裂趋势
钢件的内应力(机械加工应力和热处理应力)达到或超过钢的屈服点时,钢件将发生变形(包括尺寸和形状的改变);而钢件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钢的抗拉强度时,钢件将发生裂纹或导致破断。
评定方法:热处理变形成都,采用特制的环形试样或圆柱形试样来测量或比较钢件的裂纹分布及深度,采购特制的仪器)如磁粉探伤仪或超声波探伤仪来测量或判断。
说明:淬火变形是热处理的必然趋势,而开裂则往往是可能趋势。如果钢材原始成分及金相质量良好,工件形状设计合理,热处理工艺得当则可减少或避免。
四、氧化及脱碳趋势
钢件在炉中加热时,炉内的氧、二氧化碳或水蒸气与钢件表面发送化学反应而生成氧化铁皮的现象成为氧化。同样,在这些炉气的作用下,钢件表面的碳量比内层降低的现象,叫做脱碳。在热处理过程中,氧化与脱碳往往都是同时发生的。
评定方法:钢件表面氧化层的评定尚无具体规定,而脱碳层的深度一般都采用金相法。
说明:钢件氧化时钢材表面粗糙不平,既增加热处理后的清理工作量,又影响淬火时冷却速度的均匀性。钢件脱碳不仅降低淬火硬度,而且容易产生淬火裂纹。所以,进行热处理时应对钢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氧化及脱碳。
五、过热及过烧敏感趋势
在高温加热时,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超过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晶粒尺寸的现象,叫过热;同样,在更高的温度下加热不仅使奥氏体晶粒粗大,而且晶粒间因氧化而出现氧化物或局部熔化的现象,叫过烧。
评定方法:钢件的过热趋势用奥氏体晶粒度的大小来评定。
说明:过热和过烧都是钢在超过正常加热温度情况下形成的缺陷。钢件热处理时的过热不仅增加淬火裂纹的可能性,也会明显降低钢的力学性能。过热的钢必须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加以挽救;过烧的钢件则只能报废。
六、回火稳定性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值下降的趋势称为回火稳定性。
评定方法:可用不同回火温度的硬度值,即回火温度曲线来加以比较、评定。
说明:合金钢与碳钢相比,其含碳量相近时,淬火后如果要到相同的硬度值,则其回火温度要比碳钢高,也就是他的回火稳定性比碳钢好。
七、回火脆性
淬火钢在某一温度区域回火时,其冲击韧性会比其在较低温度回火使反而下降的现象
在250~45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叫第二类回火脆性,他出现在某些合金钢中,而且在回火后缓冷时出现,如果快冷则不会出现。
评定方法:采用淬火钢回火后,快冷与缓冷以后进行常温冲击试验的冲击值之比来表示。
说明:钢的回火脆性出现在所有钢种中,而且不能用重新回火方法避免,在热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回火。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可以通过合金化或适当的热处理规范加以防止。
八、时效趋势
纯铁或低碳钢件经淬火后,在室温或低温下放置一段时间,钢件的硬度及强度增高,而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
评定方法:用力学性能或硬度在室温或低温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化的曲线来表示。
说明:钢件的时效趋势往往给工程上带来很大危害。如精密零件不再保持精度,软磁材料失去磁性,某些薄板在长期库存中发生裂等。
东宇东庵(无锡)热处理有限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热处理综合解决方案,继续砥砺深耕,以不遗余力的创新精神不断突破热处理技术边界,帮助企业解决热处理领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