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顾;
一份年薪28万元的工作和一个选调生名额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选择?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毕竟前者只要努力10年,就能过上很多普通人无法过的生活。
就像以前有人做过的考试,高考给700万加700分,你会选择什么?大多数人也选择了前者。只求务实,赚更多的高薪,是大部分学生上大学改变命运的目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毕业生不太注重外在的东西,而更注重精神追求。比如这个毕业生,她做出的选择让妈妈想哭。
交大硕士毕业考试转学生,妈妈发文声讨,“我真的要气哭了”!
女儿以研究生的身份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这对父母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就算他们以后不扎根上海,也至少可以证明他们的孩子受过高等教育,以后会很受欢迎。
而她的女儿也没有辜负她的意图。在秋季招聘期间,她收到了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几家大厂的offer。要知道,如果她带着学历加入国家电网,会有很好的发展。晋升空间很大,国家电网更是为这位毕业生提供了每年28万的条件。
但最后,她和女儿达成协议,选择了一家大厂,月薪3.8万,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或许就是学习的意义。女儿前途无量,父母简直太幸福了。
但让家长没想到的是,女儿竟然背着转学生偷偷参加了选调生的考试,竟然通过了面试。直到政审结束大家才知道这个消息,她向家乡的县城提出申请,一个非常落后和贫穷的国家。这个地方。据女儿说,她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家乡,但父母知道后无法接受。父母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为县城做贡献,占着自己的前途。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的理想吗? ?
也正因为如此,父母与女儿大吵了一架。此外,家长们也很苦恼,开始怀疑自己做的对不对,是否应该支持女儿上选修课。
转学生去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妈妈发信息声讨,说她真的要哭了。看得出来,妈妈真的很伤心,但是选学生的起点在县城,终点又不限于县城。家长们,不要误会,这种事情还不如开诚布公,也最好尊重孩子的想法。
年轻人应该有“试错”的机会,即使以后后悔,也应该自己做决定
其实像这位大师一样,有自己想法的毕业生还有很多。一位网友举了一个例子。她的大学同学放弃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的机会,转而选择在南疆任教。可以说,今天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她能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学位,以后找工作可以说不难,她非要到南疆支教可以说是很有想法的,而不简单的她,也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支教后回京创业的学生,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们是真正能够发展成为人才的人。他们不会因为这个小插曲而真正改变任何事情,但会增强他们的心。目标,未来会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结。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既然学生做出了这个选择,那就不用麻烦了。这会让他开心,让学生安心做自己的事。想要做。
家长干预只是学生反抗的催化剂,建议比要求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可能在大家眼里高学历人才就意味着乖乖男、乖乖女,但事实并非如此。你接受的高等教育越多,你拥有的知识越多,你就越有自己的观点。
而这个毕业生意识到,金钱是身体之外的东西,多关注精神内涵并没有错。相反,家长的态度会让学生不舒服。明明是自己的命,何必任人摆布?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对学生有好处,但孩子不接受也没有用。与其一味的劝阻,不如在提出建议后放手,让他们在亲身经历后知道哪个选择更好。这很好。
写在最后:我相信对于这位硕士来说,目前的选择是最好的,所以其他人不需要指点,也不需要多说。父母说多了就是唠叨,不管她以后会不会后悔,父母也没必要生自己的气。照顾好自己,让生活更美好,就足够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