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命人抬三筐稻谷让考生评好坏,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飞鱼史记 2024-09-05 19:58:45

历史上从不缺奇葩的皇帝,但如果要找出一位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自然当属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是放牛娃出身,为了生计也当过和尚、讨过饭,可谓是身份卑微,但是正是这种不寻常的人生经历,让他敢于向一切原有的秩序说不。

就拿传承千余年的宰相制度来说,历任皇帝虽然都对宰相分权很不爽,但都不敢明火执仗,只能用手中的权力频繁更换宰相的人选。

朱元璋登基之后,他觉得宰相太可恶,不仅分自己的权,还时不时抢自己的荣光,这不能忍,根本不能忍。

于是他便纵容胡惟庸胡作非为,等到时机成熟之后,立即将胡惟庸满门抄斩,连带着把宰相制度一并取缔。

尽管此举使得朝野震动,但朱元璋愣是以一己之力,将此事拍板定案,可谓是霸气十足。

除了废掉宰相制度外,朱元璋还不顾官员反对,停掉了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而这背后的缘由则是因为一次本不起眼的殿试。

在这场殿试中,朱元璋命人抬来三筐稻谷让考生评好坏,而刘伯温看到之后,立即脸色骤变,意识到有人又要死了。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成熟于明朝,衰亡于清朝。

一朝天子一朝臣。

每当改朝换代,或者新皇登基之时,往往便会加大开科取士的力度,由新皇帝筛选一批没有复杂背景的官员填充朝堂以效忠自己。

深谙帝王之道的朱元璋,自然对此事乐此不疲,毕竟他的权力欲很重,眼中根本容不得官员结党营私。

一旦有官员触碰了他的逆鳞,无论涉及人数多广,他绝不姑息,会全部处斩,这也是明初四大案为何会牵连那么多人的关键原因了。

法不责众,在朱元璋面前,只是一个笑话。

既然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朝廷选官,最终的解释权自然在皇帝手中,而殿试则是卡在考生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殿试就是由皇帝本人亲自出题考试,评判考生的真实水平,以此来确认最终的名次给予不同的官职。

朱元璋贵为皇帝,穷苦的童年经历,让他对殿试非常重视,因为他明白,民间不缺乏有权有钱的人用金钱来买官。

所以,朱元璋的殿试试题,往往出人意料。

三筐稻谷

在一次,殿试中,数位考生通过层层筛选进入殿试,离走向人生巅峰只差临门一脚。

在忐忑的等待中,朱元璋并没有考验他们的文学水平,而是命人抬上来了三筐稻谷。

考生们看着这三筐稻谷面露不解,只有一旁的刘伯温看到之后脸色骤变,他久在朱元璋身边,自然明白他的想法,而当看到考生们焦虑的状态后,他依然明白,又有人要死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并没有让考生们就这三筐稻谷写一些毫无影响的八股文章,而是让他们来评判一下这三筐稻谷的好坏。

这三筐稻谷分别是扬州、太仓和军仓上交的税赋,但是却有着明显的好坏差别,其中扬州最好,而军仓最差。

朱元璋把这三筐稻谷摆在明面上,表明他已经知晓了掌管军仓的官员克扣了粮饷。

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朱元璋从不含糊,这也是为何刘伯温能得知朱元璋要大开杀戒的原因所在了。

果不其然,这次殿试之后,军仓的官员被处决了一大批,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在殿试之上,这些考生的表现更让朱元璋震怒。

帝王智慧

在朱元璋看来,评判稻谷的好坏,这是官员要知晓的基本常识,而这些考生看着眼前的稻谷侃侃而谈,甚至还谈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天文地理。

他们连这三筐稻谷的好坏都没能分出,这些考生完全都是书呆子,怎么能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深入调查之下,朱元璋发现,这些闯入殿试的考生,几乎都来自江南富庶的家庭,虽然可以出口成章,但终究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朱元璋认为,南方安定富足,未经长时间战争的洗礼,读书条件好,南方考生自然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再加上,主考官也多为南方人,这自然造成了科举考试中的不公平。

朱元璋要为国家选择干实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嘴上引经据典的书呆子,更不是结党营私之下的人情事故选拔出来的公子哥。

既然科举考试无用,那么不如废除了事,于是朱元璋决定暂停科举取士,以官员举荐的方式,来达到南北的平衡。

直到十余年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再度开科,为明朝选拔了一大批干实事的官员。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位天生的帝王,他的智慧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223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