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的一天,周总理来到北京301医院,对几位医生说:
“治病和打仗一样,要有必胜的决心,大胆治疗,出了事我负责。”
周总理日理万机,还要到医院敲定一个手术,只能是因为接受手术的病人太过重要,而这个人就是我党的特工王李克农。
在此之前,李克农由于一次意外摔倒,出现了脑溢血的症状,党中央对此极为重视,周总理数次来到医院探望。
按照周总理最终的指示,医生为李克农做了手术,李克农的身体恢复了知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李克农彻底康复。
这一次意外的经历,让李克农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想到自己上了年纪,李克农决定利用为数不多的时间,帮助当年的特工家属。
不久,李克农向党中央递交了报告,请求党中央允许自己处理上海特科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说明了工作的重要性。
邓小平看过报告后,十分理解李克农的心情,于是在李克农的报告上批示了“同意”二字,李克农终于得偿所愿。
就这样,李克农在妻子赵瑛的陪伴下回到上海,夫妻二人迅速投到新工作中,开始一边查询历史资料,一边走访历史家属。
忙碌的工作不利于养病,李克农的病情时好时坏,组织上只能安排李克农夫妇前往广东疗养,恰好周总理也在广东。
两位老战友见面,自然分外亲切,李克农与周总理畅聊往事,怀念一起在上海特科工作的时光,氛围格外愉快。
1960年,赵瑛不幸被查出癌症,李克农夫妇被迫搬回北京,赵瑛在医院治病,李克农被安排负责外事工作。
为了不影响工作,李克农坚持参加每一场中央工作会议,结果酿成了两场悲剧,赵瑛与李克农先后离开人世。
李克农在北京工作不到一年,赵瑛的病情就迅速恶化,癌症最终夺走了赵瑛的生命,这给李克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赵瑛病逝以后,李克农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中,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克农依然没有放弃工作,而且每天下班还要写日记。
1962年2月,李克农病入膏肓,杨成武和邓颖超先后来李克农家中探望,并劝说李克农住院接受治疗,但是被李克农拒绝。
李克农不肯住院,最终不幸离世,李克农次子李力晚年回忆说:
“父亲病得很厉害,每晚都咳嗽,就是不肯去医院,非要让医生来家里,结果耽误了治疗时间,后来送到医院就不行了。”
周总理收到消息,匆忙赶到医院,并怀着沉重的心情,向李克农的遗体鞠躬,接着同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治疗事宜。
李克农去世三天之后,中央在中山堂为李克农举行了公祭仪式,周总理以主祭人的身份向李克农敬献了花圈。
随着罗瑞卿宣读悼词,现场所有国家领导人的脑海里逐渐涌现李克农的身影,李克农的功绩成为了悲伤的催化剂。
从参加五四运动开始,李克农整整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了43年,尤其是在情报工作中,李克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位没有带过兵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李克农神秘又传奇得一生,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辉代表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