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在曹操的谋士集团里似乎名气不大,但从进入曹操太庙的名单却可以窥见其分量之重。我们先看一下曹操太庙中分别是哪些人。第一
这篇还是长文,从西晋篇开始,咱们都会保持万字左右哈。灭蜀后,司马昭总算解决了政权合法性的最大危机,凭借灭国之功压制了国内
灵帝死前,想要立次子刘协(著名的汉献帝)为皇帝。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三个原因1、太子不争气,虽然是皇后生的,但举止轻浮,
黄巾的第一波起事短短数月就被扑灭,朝廷貌似仍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全天下,真的如此嘛?历史的进程已经被彻底搅动,出现了三个巨大
释放党人后,朝廷同时派出了中央军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前去平叛:北线交由北军中郎将卢植,南方战场
回到东汉篇。在灵帝的折腾下,天下已有大乱的迹象,各地纷纷流传着一句朗朗上口的话:苍天已死,黄天将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咱们之前说过,后期的写作方式可能会做一个较大的变化。按照目前的进度,要一篇篇拆解细说,估计西晋篇都可以写个几年。所以打算
王朝灭亡一般来说有三种:被外族灭掉;被农民起义拖垮;被权臣取代;前两者又和财政有极大的关系,无论是和游牧民族打仗还是扑灭
第三次党锢再次重创士大夫,有一人却毫发无伤,反而升迁了,谁呢?在窦妙下葬事件上力挺灵帝的陈球。熹平六年(177年)七月,
第二次党锢后,宦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朝廷上下再无人敢于挑战公公们的权威。既然没有对手,那就制造个对手出来,公公们很快就开
熟悉东汉史的朋友可能经常听到一句话:汉亡于桓灵,其实这锅桓帝背上有点冤了。诛杀梁冀,罢免五候,独揽大权后励精图治,任用凉
接上篇:党锢之锅(3):一手制造党锢之变的桓帝真的是昏君嘛?桓帝无子,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
张奂派尹端、董卓大败进犯三辅的羌人,也正是在这次战役后,张奂回京复命,刚到洛阳就赶上了轰轰烈烈的皇城大火并。张奂被宦官们
眼看羌乱越发爆烈,赋闲在家十几年的皇甫规看不下去,愤而上疏:自臣受任,志竭愚钝,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清猛,中郎将宗资之信义
这篇主要讲第四次羌乱。延熹二年,外戚梁氏被一网打尽,同年,第三次羌乱就轰轰烈烈爆发,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部种羌侵犯
延熹九年,河南尹人张成之子杀人,李膺迅疾将两人抓捕。然而张成十分淡定,告诉儿子不要怕,过不了几天,李膺就得乖乖放人。果然
三年后,杨秉迁为太尉,敢于和宦官较量的斗士又回来了,关键是官位比之前高太多。具备极大话语权的杨秉联合另一位三公司空周景,
夺回权力后,桓帝将单超、徐璜、具瑷、左倌、唐衡无人都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二万户,徐璜等四人各一万余户。梁冀的封邑不过三万户
延熹元年,发生了日食。西汉大儒董仲舒曾提出过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它是指人能感应天,天也能对人发生作用,预知灾难的发生。汉代
这篇聊下崔骃。崔骃,字亭伯,涿郡人。涿郡崔氏在东汉的文学史上有相当分量,相继出了崔骃、崔瑗和崔寔(shi)三位大才,号称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