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是文官,却为曹操立下顶级大功,曹操感叹微子之力,吾无所归

高旭评历史 2024-07-24 07:04:41

程昱在曹操的谋士集团里似乎名气不大,但从进入曹操太庙的名单却可以窥见其分量之重。

我们先看一下曹操太庙中分别是哪些人。

第一批是三个人,公元233年进入太庙的。分别是夏侯惇、曹仁、程昱;

第二批有20人,公元243年进入太庙的,分别是大司马曹真、曹休、太傅钟繇、太尉华歆、司徒王朗、司空陈群、太常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车骑将军张郃、前将军张辽、左将军徐晃、右将军乐进、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

第三批,公元244年进入太庙,荀攸;

第四批,公元251年,司马懿;

第五批,公元262年,郭嘉。

程昱是首批进入名单!

他的功劳难道比张辽、夏侯渊、荀攸还大?

没错,在曹操创业初期,他还真是力挽狂澜的大功臣!

作为兖州人士,程昱本应加入刘岱麾下。

刘岱初期的地位十分超然,袁绍、公孙瓒竞相拉拢他(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袁绍下了大血本,把家属都送来了!公孙瓒威胁,如果刘岱不把袁绍的家眷赶走,等他灭了袁绍,就要来攻打刘岱。

刘岱难以决断,两个人都不好惹(岱议连日不决)

别驾王彧建议: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程昱之所以在兖州闯出名气,和他击退黄巾,力保东阿有关。

青州黄巾起事时,东阿县县丞王度起而应之,县令逾城逃走,东阿百姓慌乱下纷纷逃往渠丘山。

程昱使人侦视,手下人回来汇报:王度没有留在城内,而是出城西五六里外屯兵。

程昱于是联络东阿另一豪族薛房: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坚甲利兵以盈攻守之志。我们为何不相继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谷米,如今若果还城找寻县令,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便可破了。

薛房同意,程昱于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

从派人侦察,到密遣数骑,可见程昱手下也是有兵的,他自己也是兖州豪族。

然后亲自下山取城,山上百姓见状,也鼓起勇气和程昱一同进发,拿下了空城东阿。

王度后来果然引导黄巾前来攻城,东阿城高且厚,敌军不能攻破。王度正欲退走,在城墙上观察良久的程昱果断出城追击,大败王度,东阿由此得全(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程昱一战成名,扬名兖州。

见到刘岱后,他为其分析: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之后的界桥之战,证明程昱判断相当准确,公孙瓒不久就被袁绍打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

刘岱觉得程昱是个大才,表奏程昱为骑都尉,这个官职不低了,荀彧加入曹操时,也仅仅是个司马(彧常以司马从)

被程昱婉拒。

为啥呢?

他的志向太高,这从他改名就能看出一二,程昱原名程立,他少年时候经常梦到自己登上泰山,双手捧着太阳(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

说到底就是看不上刘岱,之后刘岱为青州黄巾所杀,曹操却在力战后收编了青州黄巾。

这才是程昱心目中最强的那个人!辅佐他可以定然可以成就王霸之业,当上王佐之才!遂主动投靠曹操。

曹操也久闻程昱大名,让其担任寿张令。

曹操南下徐州与陶谦大战后,吕布和陈宫联手发动叛乱,兖州全境叛变,曹操仅余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城池。

荀彧与夏侯渊联手对付濮阳方向的吕布,范城、东阿全权委托给程昱(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

程昱要是也像其他兖州豪族那样反了,曹操基本就可以退出群雄逐鹿了。。。。。

程昱决定和曹操同进退!

此时东阿、范城两县也很恐慌(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

程昱首先游说范县县令靳允。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

吕布成不了事,只要你能固守范县,就可立田单之功!

靳允表示:站在曹操的一边,不敢有二心。

陈宫也派了一个叫范嶷的人来说服范县投降,靳允为表决心,把范嶷杀了。

范县稳住后,程昱马上派人抢占河上的重要渡口仓亭津,使得驻守于此的陈宫不能很快渡河与吕布合兵,为曹操回军救援争取了时间(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随后,程昱马不停蹄赶到老家东阿县,协助东阿县令枣祗稳定局势。

程昱以一己之力稳住两城,曹操回来后,执程昱之手道: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这是真正具备决定性意义的功绩,刘备失徐州后有多悲催,大家也看到了,没有程昱,曹操就没有立本之基,未尝不是第二个刘备。

曹操与吕布在兖州展开拉锯战后,双方,粮价暴涨,谷子一斛50万钱,各地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田野里、道路边白骨堆积(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

双方同时陷入粮食危机,实在打不下去后,吕布转移至山阳郡的东缗,曹操撤回大本营鄄城。

鄄城的粮食储备也所剩无几,困境中的曹操收到了袁绍的来信,劝说他移驻邺城与自己合兵(於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

太难了,兖州大部叛乱,仅剩三城的曹操此时身心疲惫,他真的动了依附袁绍的念头(太祖新失兗州,军食尽,将许之)

如果曹操真的北上投袁,之后的历史也许就是另一个走向了。。。。。

关键时刻程昱站了出来,劝阻曹操:

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原将军更虑之!

去了河北,那就是袁绍的部将了,还想不想建立自己的霸业?!

程昱的当头棒喝鼓起了曹操的信心,同时也表达了兖州其他豪族对曹操的支持(太祖从之)

最后在兖州亲曹势力和袁绍的帮助下,曹操逆转击败了吕布。

曹操也给予程昱极大的回报(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曹操当时也只有豫州(部分)、兖州两块地盘,能将其中最核心的兖州全部托付给程昱,足见对其的信任,也可见程昱的权柄有多重!

刘备被吕布偷袭后,前来投奔曹操,程昱多次劝曹操早图刘备:

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

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曹操这次没有听从,将刘备放走。刘备后来全取荆、益两州,汉中之战更是力退曹操,成为曹操后期最强劲的对手!

即便不杀刘备,派兵软禁,不放虎归山,三国的走向就是另一个局面,曹操未尝不能统一天下。

之后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打响了决定北方归属的大决战。

兵力处于劣势的曹操无法在兖州投入重兵防守,兖州战区最前线的鄄城仅有七百人防守。

守将是谁?

还是程昱!

曹操担心程昱挡不住,打算增援其二千兵马。

被程昱拒绝: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原公无疑!

袁绍见我兵少,就不会来攻。但如果我的人马多了,袁绍会觉得侧翼受到威胁,反而会将主力转至兖州。

程昱对人心的把握已经臻于化境,曹操从之,也为后来的乌巢偷袭战保留了可贵的反攻力量。

战后,曹操大赞程昱: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然而就在人生巅峰之际,程昱选择了急流勇退,他对曹操说: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

从此缴还兵权,阖门不出。

曹丕称帝后,程昱仅出任了象征意义的卫尉,而比他后进曹魏的华歆、王朗、陈群已经当上了三公。

原因是什么呢?

程昱有一段污点。

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时,曾经严重缺粮,程昱在自己的家乡东阿强征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更有不少人肉(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

吕布虽然名声不佳,但他在严重缺粮的情况下,也没有做出上述举措。

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原因。

无论在哪朝,都有党争,都有拉帮结伙。曹操集团内部自然也有势力划分,只是斗争的烈度不如袁绍那么惨烈而已。

曹魏文官集团最粗的大腿无疑就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来看进入太庙的人员成分:

太傅钟繇、司空陈群、荀攸、郭嘉都是颍川人士。

司马懿虽是河东郡人,但也是靠荀彧提携进入曹魏(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

司马懿终其一生都感激荀彧的这份情: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算上书里面的人物,这一百几十年里面都算上,也没有人能比得上荀彧!

太尉华歆、司徒王朗是汉末名士,用来装点门面。

显而易见,颍川士族在曹魏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程昱论名声不及华歆、王朗,和颍川又攀不上乡亲,要不是早期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根本配不上进入太庙,更别提三公了,一直到死,前后加起来也仅有八百户封邑。

嗯,仅和另一位“污点”更大的降臣一样,贾诩,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

是不是有点埋汰人了?

0 阅读:7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