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中国革命形式迅猛发展,专业化的军事人才的需求量陡然增大,加之黄埔军校的声名鹊起,在各地也开始陆续办了分校,其
谈及傅作义,需回溯至民国时期。彼时中国,内忧外患交加,日寇窥伺,国共纷争。在这纷乱中,傅作义如同独行侠,既不依附国民党,
历史上其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不过又是真实存在的,张作霖是陈独秀的义兄这件事,无疑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冷知识!很多人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918事变前夕,我党已获准确情报,预知日寇即将采取行动。然而,蒋介石获知此事后,无动于衷,反而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北京经常收到来自韶山老家亲人的信件。尽管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但他还是会尽量找时间给这些亲人回信。
1966年2月,毛主席召见部分解放军高层领导,谈及筹划建立一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建设队伍的时候,军队领导都表示非常必要。当
对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比较了解的军迷都知道:1955年部队授衔的依据,是根据1952年军队的“定职定级”。凡1952年属
当年我们当兵时,戴手表是干部的“专利”。战士基本上没有手表,战士提干后就会想方设法买一块表戴。干部没有手表肯定不方便,像
听战友的孩子们说,如今部队在发放被褥装备时,不但发棉被、褥子、毛毯、床单、草席、蚊帐等等外,还发放枕头、毛巾被什么的。比
当年领取《入伍通知书》的时候,同时在县人武部领到了一大堆崭新的军装、被服、衣裤和附属装备。其中就有两条宽宽大大的短内裤。
1976年底到1977年初,部队大院的孩子们突然间得到一个惊天的好消息:部队的孩子们又可以应征入伍了!对于这些适龄的军人
1942年,美国人为了对付德国的“虎式”和“豹式”重型坦克,研发了一种步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M1火箭筒。由于火箭筒很像
我们当兵的那个年代,老兵退伍时,一般都不会上街买衣服,都是穿着一身部队发放的旧军装回家乡。主要原因是:一来部队的军装很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宣传队,各大军区(军兵种总部)都有专业的文工团。部队各军、师、团、营都有半专业和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在小学读语文课时,记得课本课文中有一篇是歌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课文的内容大致是太平天国期间,有
我们当兵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营部每隔十天半月就要集中点一次点名。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所谓“点名”并不是点人头,而是集中开会
1980年,我因病住院。一天下午,外科病房一阵嘈杂,只见病房走廊上七八个人抬着一个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处于半昏迷的军人。
人民军队从诞生初,后勤工作虽然没有纳入一个部门编制,但吃饭穿衣也是要有人专门负责的。那个年代,部队搞到了了粮食,就分配到
两位英姿飒爽的女军人(一个干部,一个战士),在当年南部边境战斗后凯旋时留下的照片。时间是1988年。照片上女军人身背硅两
当兵时下到连队,连长和指导员就是你的最高领导了。新兵都称呼连长指导员是连首长,感觉连长指导员都很威严、很厉害。一个连队工
签名:一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