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驴得水》讲述了几个小人物,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佳佳、铁匠等,围绕着一个谎言越陷越深的故事。这部改编的话剧的导演
电影《铁皮鼓》改编自君特·格拉斯的同名长篇小说的前两章。以史诗般的恢弘格局,用颇有些黑色幽默的镜头,展现了战时德国的众生
中国电影行业,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充满潜力的一个行业。如今,在基于物质需求能够日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施诈、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刑法第240条》电影
上周,也就是6月6日晚七点,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公演,我在观众席前排观看了这次演出。那天晚上一共有两个
2017年6月6日,我校南山剧社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公演。他们以别出心裁的剧本创意和精湛的演技表现,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丰富
西北原野的布景苍凉不可思量,一阵凛然,不由想到考古学家克利斯朵夫.提雷关于风景的描述:“另一种是流动的,死者的土地,有一
《蒋公的面子》在西安演出的时候,我恰巧错过了观看的机会,虽然没有看到演出,但是还是有幸读到剧本。而作者是该校年仅21岁的
在看《蒋公的面子》之前就听老师说,这是由90后编剧创作的一台话剧,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一个还在上大四的学生就可以让自己创作
在我看来,《蒋公的面子》这部话剧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三个性格特征鲜明,而又各有弱点的知识分子形象:时任道思想进步,洁身自
一、引言探讨一个人的创作,个人经历和成长环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1954年6月14日,黄建新出生于西安市南院门卢进士四巷
歌舞伎与能、人形净琉璃(“文乐”)并称日本三大国剧在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中,歌舞伎从一度是妓女的演艺成为大雅之堂的高尚艺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电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喜爱,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各种关于电影的评选活
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影视化改编后是十分有市场前景的,小人物的形象不但承载了创作者对理想的渴望,也寄托着作者精神世界
“边缘人”的概念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它的出现也是对大众普遍认知的一种挑战,是对社会的巨大冲
校史剧作为历史剧的一个分支,与学校的人文底蕴与历史事迹息息相关,尤其在如今戏剧美育教育的倡导下,校园戏剧更多地走进了大众
看了许多西北地区校史剧,其中,剧中师长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们生来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令我钦佩,那种无私奉献、艰苦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日新月异,为观众和市场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作品,从早期的《风声》《唐山大地震》《辛亥革
类型电影作为带有商品属性的艺术形式,其科技属性便已经决定了其自身的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因此,不论是什么时期的类型电影
西安文理学院的冯从吾剧社在2013年首届陕西省大学生话剧节上演出了《家里的玩偶》(编剧:高字民,导演:秦月,时间:11月
签名:黄世智博士主持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