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路1973年的夏天,在“老三届”的脑海中多多少少都留有一些记忆,而我的这段经历更是刻骨铭心。文革以来,全国范围的
不该发生的事1972年初,团党委一纸调令,我从2连调到新组建的唯一种植水稻的21连当副指导员。我是北方人,到北大荒后也一
迟到的歉意1968年6月27日,我怀着屯垦戍边的雄心壮志,告别亲人,登上北去的列车,奔向想往的黑土地,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
无悔北大荒我17岁自愿报名支援边疆建设,27岁考入北京大学,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是在北大荒度过的。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残
徐宝德的野物缘徐宝德是齐齐哈尔知青,在修路连食堂工作,经常下地为我们送饭。一次,我们在新推好的路上进行涵管施工,涵管已经
天天读现在的年轻人没听说过“天天读”这个词,那个时代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开始是“早请示、晚汇报”,后来变成一天一次的学习“
采石放炮的威力1973年初秋时分,修路连在2连附近的山脚处采石,所需石材用量不是太大,没必要打眼放炮,只是在冬季放过炮震
陈向阳,北京知青,原名满堂,下乡后改名向阳。和他一起下乡的同学,习惯成自然,改不过来称呼,拐带的大家也都是“满堂”这,“
北大荒林中趣事北大荒的冬天到了,大地封冻,一切田间作业都停止了,我们就上山伐木。莽莽无边的深山老林对知青充满神秘的诱惑,
三杯酒1972年我在团部招待所工作,一直到79年才离开。经历的与看到的太多太多,特别在与政委、团长接触中,时刻感受到他们
西子湖畔到北大荒1970年5月,我和四位要好的女生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北大荒的。那时候团里刚刚组建水利连,负责云山水库的
下乡生活1969年,我17周岁,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我背起了行囊,从东北小城齐齐哈尔来到了4师39团5连。我们休息了几天
老鼠钻衣服初到北大荒,第一个冬季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11月的北大荒寒气逼人,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一盆热水泼出去,几乎落地
想念我的学生们离开农场已经四十多年,总也忘不了在云山一中任教的岁月,也忘不了我的那些学生。我是1974年调入一中的,起初
下乡生活1969年,我17 周岁。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我背起了行囊,从东北小城齐齐哈尔来到了4师39团5连。我们休息了
(接上文)1973年春,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阔别4年的北大荒,又回到了当年的9队,现在已经改名为 10连,见到了变化颇大的
战友吴定我上高三的时候,听说同年级中有一个大力学家的儿子,他叫吴定。修长的身材,宽阔的脑门,不经人指点我便猜出了他。但没
(接上文)大约午夜12点多,我们正准备起床,突然外面的门响了,大伙立刻停下来,屏息观察,原来是老叶进来捅炉子烧火墙,大伙
一次难忘的“逃跑”我的相册中有一张8个人的合影,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记录着我们几个知青初到北大荒后一次难忘的“逃跑”。1
重回北大荒又见故乡情1966年6月准备考大学时,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1968年我下乡来到了虎林县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