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年,范仲淹再次因为直言劝谏被贬为饶州知州。从京城开封到饶州千里迢迢,范仲淹风尘仆仆地一路南下,受尽艰辛,到了饶州
人们都渴望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希望被别人有差别对待。 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道德经》中有答案。
“你们不能这样浪费!”看到家里的兄弟们不知道节俭,总是随手乱花钱,小小年纪的朱说忍不住劝说道。可是,那些朱家兄弟没人把朱
1398年六月,朱元璋病重,他自知命不久长,于是召见了一位皇族成员之外的大臣,嘱咐他要好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这位被召见的
明太祖朱元璋有四十多个儿女,明朝又从来不奉行公主和亲政策,所以朱元璋的儿女嫁娶的多是当朝大臣的孩子。朱元璋显然非常清楚儿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志在天下的英雄人物,他们胜败的关键,不仅在于形势,这一点也是重要因素。
1385年,54岁的徐达去世,朱元璋非常悲痛,追封他为中山王,称赞他具备的各种美德,认为当朝文武大臣中,再没有人像徐达那
明成祖朱棣朝时,有一次大臣解缙和胡广一起陪着明成祖吃饭。明成祖仔细端详二人,听着他们相同的家乡口音,就对他们说道:“你们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丞相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作为帝王一人之下的最高官员,丞相总理政务,权力极大,地位尊崇。可是,到明太祖
怎样才能拥有更多智慧,具备解除纷扰的出众能力?《道德经》中有相关论述。
我们现代人都很重视朋友圈,其实古人在这方面也挺讲究。比如明代才子徐渭,他就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朋友圈,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了他
《道德经》第46章:找到个人痛苦源头,老子的解决方法
很多人都喜欢苏东坡的诗词,他那奔放的感情、豁达的性格往往能够在诗词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苏东坡不
《道德经》第45章:大道自然,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受益
《道德经》第44章:人生的重要选择,掌握好这个标准
《道德经》第43章:时间是伟大的问题终结者
“你们奏事不要写得太长,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1375年,朱元璋下达了一道奇怪的旨意,明令禁止大臣们把奏章写得繁琐冗长
《道德经》第42章:道家的宇宙起源理论,自然辩证思想
扬州怪才郑板桥有一方大印,上面刻的字很有意思:“青藤门下走狗”,正是他的自称。“青藤”就是明朝大才子徐渭,他自号“青藤老
《道德经》第41章:修道,大道,到底是什么模样
签名:讲述过往人物,让历史更鲜活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