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丞相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作为帝王一人之下的最高官员,丞相总理政务,权力极大,地位尊崇。
可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丞相制度只存在了13年时间,就被朱元璋废除了,从此历史上再也没有丞相这个职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元璋决绝地废除丞相职位?朱元璋在位时都有谁担任过丞相,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第一位、李善长
早在朱元璋攻取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就前来投奔,当时朱元璋不过二十几岁,李善长四十岁左右。
和没读过书的朱元璋形成鲜明对比,李善长从小就博览群书,他精通律法,做事多有谋略,又具备识人眼光,他的这些才能与阅历恰好与初出茅庐的朱元璋形成互补。
李善长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朱元璋对前途感到迷茫时,李善长就会给他讲解经史,告诉他前人的成功之道;朱元璋不知道如何识别人才,如何协调将领关系时,李善长就会出面对这些人进行考察,然后给朱元璋提供详尽方案。
《明史》有这样的记载:朱元璋久于战事,有一次就问李善长:“现在我们不断地到各处征战,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平定呢?”
李善长稍加思索后回答道:“秦末战乱时,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一介布衣,他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用了五年时间就成就霸业。现在元朝纲纪混乱,您出自濠州,那里距离汉高祖的家乡沛县很近,山川王气一尽受之。您完全可以效仿汉高祖当年的所作所为,又何愁天下不定呢!”
李善长极有见地的一番话让朱元璋十分信服,从此他更加认可李善长的才能。攻占滁州后,李善长被任命为参谋,参预军机,主管军中物资供应。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李善长被任命为右相国,1367年为左相国,封为宣国公。
朱元璋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1368年,朱元璋即位后大封功臣,首批排在首位的就是李善长,其他五位都是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将领,李善长是唯一的文臣。
1370年,李善长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除了爵位子孙可以世袭之外,朱元璋还赐予他免死铁券,可以免除他本人两次死罪,儿子可以免除一次。
此时的李善长真是深得恩宠,满门皆荣,而这显然还没有达到他的荣耀巅峰。
朱元璋生长于贫困之家,成长于战乱之中,他非常清楚如何维系好感情纽带,如何让大臣更好地为自己效命,他为众多儿女选取的婚配人选都来自功臣之家,其中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以李善长原来的地位,再加上皇亲国戚的关系,一时权势显赫,炙手可热。
如果李善长能够继续像以前那样谨小慎微,或许他会有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可惜李善长最终没能经受住考验。
个人权力、家庭荣耀到达巅峰之后,李善长原本隐藏起来的性格弱点就显现出来:他虽然外表宽厚温和,实际内心常好嫉妒,待人十分苛刻,大臣只要稍微得罪了他,他就会立刻上奏朱元璋,导致对方被贬或者罢官。
当时的参议李饮冰、杨希圣、中丞刘基都因为得罪了李善长,最终被迫离开朝堂。
意识到李善长的骄纵后,朱元璋开始慢慢讨厌他,1371年,当李善长因病辞官时,朱元璋马上答应了。
李善长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李善长虽然辞官归乡,可是他与朝廷的联系并没有中断,一方面朱元璋仍然会不断地给他赏赐,提拔他的亲属为官;另一方面,之前由李善长推荐的丞相胡惟庸也频频和他联系,李善长甚至连胡惟庸谋反的意图都一清二楚。
虽然知道胡惟庸意图谋反,可是李善长一不劝阻,二不检举,而是采取了默许、听之任之的态度。
1380年,胡惟庸因罪被诛;十年后,李善长受到牵连,其家族有七十余口共赴刑场,只有儿子李祺和临安公主一家得以幸免。
第二位、徐达
1364年李善长被任命为右相国的时候,名将徐达被任命为左相国。1368年朱元璋即位后,徐达被封为六公之一,升任为右丞相,位次略低于李善长。
虽然徐达的名次在李善长之后,可是他的谋略与军功显然不是李善长能够匹敌的,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也远非李善长可比:徐达是和朱元璋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早在朱元璋回乡募兵时他就跟随在朱元璋身边。因为才能出众,作战勇猛,徐达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倚重。
徐达对朱元璋的忠诚几乎无人可比:1355年,朱元璋被孙德崖的部下擒为人质,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徐达挺身而出,提出用自己换回朱元璋,从而使朱元璋化险为夷,很快使这场矛盾得到化解。
徐达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有这样的得力干将、忠诚好友在身边,可想而知朱元璋心里有多么踏实和欣慰。更让朱元璋满意的是,徐达每次出征作战都是得胜而归,无论是对待俘虏还是得胜归来后的为人处事,哪一样都完全符合朱元璋的期待,始终不骄不躁,平和待人,完全没有任何不轨意图和野心。
和李善长相同的是,徐达和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朱元璋的儿子,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四女为安王妃,两家的关系看起来根深蒂固,徐家和朱明王朝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在明初的功臣名将中,因为为人谨慎,徐达是结局很好的一位,他于1385年病逝,时年54岁。朱元璋将徐达列为第一功臣,极尽哀荣。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的长女燕王妃就是后来的仁孝文皇后,她的长子,也就是徐达的外孙朱高炽后来即位为明仁宗。
第三位、杨宪
李善长患病时,明太祖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右丞相,于是问御史中丞刘基对这件事的意见。
刘基和杨宪的关系很好,可是对于任命杨宪为丞相这件事,他提出了反对意见。刘基对朱元璋说道:“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可是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当丞相应该心如止水,以义理来权衡大事,而不应该只从自身考虑,杨宪很明显做不到这一点!”
刘基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朱元璋没有听从刘基的建议,仍然任命杨宪为右丞相,结果杨宪很快就暴露出了他的致命弱点。
在此之前,因为李善长参奏而被罢黜的官员杨希圣是杨宪的弟弟,杨宪对此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直接面对仇人,想要报私仇的心情更加强烈。
为了扳倒李善长这棵大树,杨宪根本不考虑个人的影响力,他经常向朱元璋说李善长的坏话。李善长虽然现在行为骄纵,但是以他的根基和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又岂是杨宪摇唇鼓舌所能动摇的?
杨宪公报私仇的最终结果,就是任职丞相还没满一个月,就因为犯事而被朱元璋诛除。
中书省掌舵人的宝座,又会由谁来坐呢?
第四位、汪广洋
李善长患病辞官的时候,接替他的是汪广洋。
对于汪广洋担任丞相这件事,朱元璋也问过刘基,刘基的回答是:“他器量比杨宪还小!”
事实是否如此?
汪广洋投奔朱元璋是在1355年,当时朱元璋渡过长江准备攻取采石矶,汪广洋被任命为元帅府令史,从此一直跟随朱元璋,偶尔会献上合用的计谋。
朱元璋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1368年,汪广洋被任命为中书省参政,1370年,李善长辞官归乡,汪广洋被任命为左丞相,和刚提拔上来的杨宪搭档。
杨宪势头正盛,怎么能容得下汪广洋在身边分权?在杨宪的唆使下,汪广洋受到御史弹劾而被放还回乡,直到杨宪被诛才返回京城,重新坐回丞相位置。
汪广洋本质上更像文人,他为人过于宽和,不喜欢纷争,也不善于和人争竞。在担任丞相期间,汪广洋有杨宪和胡惟庸这两位颇好专权的同事,他既不愿意与之争权,也不向朝廷揭发他们的不轨言行,尤其是胡惟庸派人毒杀刘基一事,他虽然知道事情经过,可是朱元璋问他时却什么都没说。
汪广洋的态度让朱元璋十分恼火,认为他有意庇护杨宪和胡惟庸之流,再加上汪广洋任职期间毫无建树,于是下旨将他贬往广南。
汪广洋还没有走到目的地,朱元璋又想起他之前不揭发杨宪的事,于是将旨意改为直接诛杀。
虽然结局相同,但是汪广洋在丞相位置上的时间超过两年,明显比杨宪时间长。
第五位、胡惟庸
中书省的大权终于落到胡惟庸一人手中。
对于胡惟庸,刘基也曾经有过评价,他对朱元璋说道:“当丞相就好比驾车,如果让胡惟庸当丞相的话,恐怕会有车辆倾覆的危险!”
刘基的眼光很准,他看透了胡惟庸的本质,虽然胡惟庸驾车的时间很长,可是最终他还是让车辆完全倾覆了。
胡惟庸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胡惟庸之所以能够从地方升迁到京城,完全是结交李善长的结果。经过李善长的推荐,他先是担任太常寺少卿,不久升任寺卿,后来又改任中书省参知政事。
1371年,李善长因病辞官归乡时,胡惟庸被任命为左丞相,右丞相正是汪广洋。
汪广洋被贬期间,胡惟庸独掌大权,处事精明能干,朱元璋很宠信他。
随着掌权日久,胡惟庸的野心日渐膨胀,他不再满足这个一人之下的位置,于是开始独断专行,广为结交热衷名利之徒,意图对朱元璋取而代之。
1380年,由胡惟庸驾辕的这辆马车终于疯狂地行驶到了危险边缘,他的一系列阴谋被告发,朱元璋当机立断,立刻下旨诛杀了胡惟庸及牵涉人员。
此后长达10年时间,受胡惟庸牵连而被诛杀的人多达三万余人,连已经告病还乡的李善长也没有被放过。
结语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的13年时间里,曾经官高位显的五位丞相,除了徐达善终之外,其他四位竟然没有一位能够善终,究竟是权力的诱惑太大,还是个人的野心、心胸狭隘等难以祛除?
以往朱元璋身经百战,现在看着昔日无比信任的臣子相继倒下,他终于确信:无论是利器还是权力,终究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除了自己,其他任何人掌握都很危险!
于是,胡惟庸被除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下旨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将权力下放至六部,由六部官员直接对自己负责。
从战国时期至明朝,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有无数人曾经在丞相这个职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者作威作福、弄权误国,现在,它终于被无比强悍的明太祖朱元璋所终结。
其实,无论有没有丞相这个职位,纷繁的政务终究需要有人处理,权力也终究会被少数人掌握,名位或许会变,职权却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