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漫谈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3)

    1、昼夜寒热者,辨气分、血分也。2、饮食、二便者,察肠胃乖和也。熟地黄3、然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如盏中加油,而灯焰自小

    2024-12-07 05:44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2)

    1、盖湿者水类也,燥者火类也。湿病必甚于春夏,燥病必甚于秋冬。茯苓2、内伤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疏肝,

    2024-12-07 05:44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1)

    1、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补虚。又有偏头痛者,左属风与血虚,右属痰热与气虚。——《本草备要》当

    2024-12-07 05:44
  • 为什么说冬季要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方子,全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和牡丹皮六味药组成,“三补三泻”,为补肾阴的经典方。可以

    2024-12-03 05:18
  • 疝病,试试这味中药

    沙参可以治疗疝病。凡是疝病,因于湿邪而形成的,十居其六;因于房劳、受风邪而形成的,十居其三;因于先天因素而形成的,十居其

    2024-12-03 05:18
  • 麦冬可上补心肺之阴,中补胃阴不足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它的药性甘苦、寒,善于滋养阴津,故可以治疗上补肺阴、心阴不足,中可补胃阴之不足。但是麦冬

    2024-12-03 05:18
  • 治疗腹痛的神方——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出自《伤寒论》中的方子,该方由白芍和炙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苦,微寒,归肝经,善于养血敛阴而柔肝止痛;炙甘

    2024-11-30 06:12
  • 冬季补肾阴,熟地不可少用、单用

    熟地黄,以产于河南怀庆(即焦作)者质量为最好,焦作为地黄的道地产地,熟地九蒸九晒之后,药性由凉变温,大补肾脏真水,肾者为

    2024-11-29 06:10
  • 浅析张景岳的举元煎

    举元煎是出自《景岳全书》中的方子,全方由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和白术五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升举的功效。从用药配伍来看,举

    2024-11-27 05:06
  • 浅析张锡纯的升陷汤

    张锡纯的升陷汤里面,用到了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和升麻五味药,主要是治疗气陷夹热症。黄芪但是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来看,气

    2024-11-27 05:06
  • 治疗咽喉肿痛——试试板蓝根颗粒➕这味中药

    咽喉疼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症,咽喉疼的严重的时候,夜里都睡不着觉。就可以使用板蓝根颗粒配伍栀子冲水喝。如果咽喉疼痛的厉害,

    2024-11-27 05:06
  • 甘草、人参、黄芪,加上这两味药,治疗气虚发热作用好

    甘草、人参、黄芪被称为甘温除热的圣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发热症。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创制补中益气汤时,就使用到了甘

    2024-11-27 05:06
  • 浅析甘麦大枣汤的发病部位。

    甘麦大枣汤是治疗脏燥病的方子,全方由甘草、大枣、小麦三味药组成。大枣从全方来看,甘麦大枣汤具有养心补脾的功效,对于精神恍

    2024-11-27 05:06
  • 甘草这样配伍,善解上、中、下三焦之毒

    甘草为解毒之圣药,无人不知,然而知道甘草能解毒,却不能使用甘草来解毒,是因为不了解甘草怎么配伍使用,解毒疗效好。甘草解毒

    2024-11-25 05:06
  • 桂枝汤,麻黄汤,为什么要用炙甘草

    《伤寒论》中,太阳证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使用桂枝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则使用麻黄汤来治疗。炙甘草桂枝汤,由

    2024-11-25 05:06
  • 什么是八纲辨证?

    八纲辩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种辩证方法。阴阳指的是疾病的阴阳属性;表里是指的是疾病的病变位置;寒热指的是疾病是

    2024-11-25 05:06
  • 补中益气汤为什么可以治疗气虚发热,脏器下垂

    《黄帝内经》上说,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气属阳,阳虚本属寒,为什说气虚发热呢?人参这是因为补中益气汤治疗的是气与血分离

    2024-11-24 05:04
  • 浅析补中益气汤为什么不用茯苓

    中医上有一个治疗气虚下陷的方子为补中益气汤,主要用来治疗气虚下陷产生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该方是由四君子汤化裁而

    2024-11-24 05:04
  • 气虚了,其实是这个脏腑虚了,试试这个方子

    常常说气虚了,那什么是气虚呢?当出现气短乏力、容易疲倦、不想说话,或是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或是出现脏器下垂,胃下垂、脱肛时

    2024-11-23 05:07
  • 身上湿气重,用好这两味药,让你一身轻

    平常身上湿气重,就会出现舌苔白腻,身体有种沉重、或困的感觉,大便很黏腻,容易黏贴在马桶上边的情况。那怎么来化解体内的湿邪

    2024-11-23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