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顶顶文化
  • 元.明.清釉里红

    釉里红是瓷胎上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器。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产生红色。元末明初为釉里红初烧阶段,呈色

    2025-01-24 15:09
  • 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丢

    世界各国现代化实践表明,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根植于该国的传统之中,以传统透视现代。中国传统文化是提供人安身立命重要的精神食

    2025-01-19 15:02
  • 青花鱼戏莲荷图罐

    该罐圆唇,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收敛,圈足。内外施釉,釉色青白。外底无釉,手感粗糙,滑润。处壁青花装饰,颈部绘海水纹,肩部绘

    2025-01-17 15:58
  • 以现代反覌传统、终有共识。甲子年黟山樵子王大凡之作品

    福禄寿三星又叫三星高照。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与佛相类似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民俗

    2025-01-16 15:14
  • 元明时期青花颜色接近纯蓝

    观察元明青花色泽有浓翠与灰淡二种,且全有铁锈斑。有关部门通过对元青花的测试说明,元,明,清的窑工在不断提高烧成温度的控制

    2024-12-27 16:41
  • 元代釉里红瓷器的工艺特点

    元代釉里红瓷器能够巧妙运用氧化铜元素改变了单一色彩的蓝色,以独特的红色装饰使器物显得大气端庄。元代釉里红瓷器受到不同民族

    2024-12-24 15:44
  • 清代瓷器的创意纹饰过枝纹

    过枝是瓷器中的一种经典纹饰。它的特点不在于采用青花粉彩或珐琅彩哪种工艺,而是它的纹饰布局在不知不觉中突破常规是,不是孤立

    2024-12-24 15:45
  • 圆大头的逸闻轶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上海麒麟钱币店主请天潼路一银楼的铸刻匠李仲清,刻制了一枚“苏维埃”钢印加盖在民国三年(1914)

    2024-12-22 15:44
  • “达摩夾骡”与“一苇渡江”

    钟灵毓秀是聚合天地灵气孕育古今人才的一方环境写照而“龙盘虎距”作为南京别称则象征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自然禀赋。幕府山

    2024-12-21 15:51
  • 清代掐丝珐琅冲耳炉

    冲耳香炉可以说是存世数量最大最广为大众所熟悉的款式。其足形以三支似乳头状被称之为乳足,造型仿制自宋瓷冲耳乳足炉。按照古人

    2024-12-18 15:38
  • 明代青花大罐

    明代宣德青花罐。盖里,罐内底心均有“大德吉祥场”篆书款。按大德者意为盛美之德,但佛语中之大德作婆檀陀,原为称佛之名,在律

    2024-12-18 15:40
  • 清代瓷器上的轧道工艺

    轧道工艺是清朝乾隆年间制瓷手艺人创新的一种装饰技法。它用木杆绣花针在瓷坯表面刻画岀细如毫发般迂回的轧道,轧道上绘有类似锦

    2024-12-16 16:20
  • 明朝时期的“中国白”

    明朝时期德化白瓷以其材质的独到之处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备受西方人青睐,被誉为中国白。以雕塑大师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闻名世界

    2024-12-06 15:44
  • 中国古代柴,汝,官三大名窑特色

    在五代时期排序为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柴窑的胎质细媚坚实,釉色天青滋润有细纹无与伦比。柴窑瓷器产品造型秀美稚当属苐

    2024-12-01 15:38
  • 中国古代瓷器源远流长名品众多

    “仿名窑”是任何朝代古董商的市场策略。在我国的士大夫向来有收藏鉴赏书画,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前朝遗物的雅兴。明代中期以后

    2024-11-22 15:44
  • 洪武青花是“苏麻离青”钴料吗?

    明代洪武朝青花采用的是哪种钴料?这个问题久而有之困扰着鉴赏家和藏友们。到如今也没人能给出科学上的释义。鉴定专家的共识是,

    2024-11-20 15:28
  • 清代瓷器的工艺美术风格

    青花瓷经过元,明两代的不断发展为清代陶瓷业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代康,雍,乾三个时期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顶峰。康熙时期

    2024-11-19 15:42
  • “雁”“鹅”之争

    讲好文物的文化底蕴解析中华文化的内涵,传承中华文明优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文明的延续也帶来

    2024-11-15 15:28
  • 古代铜器“戟”的演饰

    “戟”是古代冷兵器,简单说就是长枪侧面凸出来的带刃的锋利月牙刀片。“出戟”就是将戟的形状沿用在器物身上的一种装饰,使平整

    2024-11-14 15:29
  • 中国瓷器上具有伊斯兰或异域风格的瓷器

    那些具有少数民族带有异域风格的瓷器虽然最早在中国烧造岀,但瓷器的器型及材料的发展无不体理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古代东西方

    2024-11-13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