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每日经济新闻、九派新闻、顶端新闻深夜,中山二院通报: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
本文来源:李晓姣科学网博客2018年11月7日,我迎来最后的答辩。从此,我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博士了。介绍自己时,也不再需
科研圈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剽窃,或者idea被别人给抢走,提前发了。最近,一名博士生在抖音吐槽自己遭遇的视
本文来源:深圳医学科学院、南方+、澎湃新闻“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颜宁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一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制度叫连坐制,基本上是一人犯错,全家赔罪。虽然这种不合理的方式目前已经被取缔。在科研圈,这种方式可能还隐
实验室忘关水龙头后果有多可怕?近日,知乎上一则提问引起大家讨论,一个硕士研究生因为忘关水龙头导致实验室被淹,被告知需承担
如果读博多年,发现整个研究领域被认定为“从一开始就基于欺诈性数据”、无数研究化为泡影,你该怎么办?现实就发生了这样荒诞的
本文来源:高绩综合自TWAS及各高校官网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公布新增院士名单,共增选出47位发展中国家科学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思玮患病人数超过3.3亿人,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的首位,心血管疾病给国人带来的威胁已成为国家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24日 14版)作者:陈鹏原标题: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今年54岁的胡女士,是天津市河北区一家三甲医院科研科的医生。2022年,她的水杯遭同事投多聚甲醛及尿液!警方:暂无法证明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不少高校制定了直博生分流制度,开放博转硕通道,允许不适合或不希望继续博士学业的直博生转为
8岁自学微积分,9岁如愿连跳N级考入智力超常实验班,13岁上中科大,17岁攻读哈佛博士,之后一不留神就打破哈佛大学博士不
实验室,一个血雨腥风(互坑)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的“互坑惨案”。秉着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原则。第一届实验室
在对失败避而不谈的科研文化中,一些研究人员选择直面失败,并取得了成功。”微生物学家Kati Geszvain将自己的失败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今天(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
2020年11月19日,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刷爆网络,举报者——原天津大
编译|戚金葆十几年前,Roel Snieder刚刚成为一名副教授。年轻的他“血气方刚”,对学生们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非常严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田瑞颖 实习生 沈秋月9月22日,中国学者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破解了一个跨世纪的科学
编译 | 张晴丹Mine Altinli和丈夫Manuel Chevalier两人都在德国的机构做博士后。他们不到30岁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