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王十九年(前588年),挟‘鞌之战’大胜后的赫赫军威,晋景公再接再厉,命中军将郤克率军继续出征,并联合了盟友卫国的军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六月十七清晨,晋、齐两军在各自主帅——晋中军将郤克、齐国国君齐顷公的亲自带领下,于鞌地(济南长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六月,因为野心勃勃、觊觎晋国霸权的齐顷公在楚国的背后支持下,出兵攻伐晋国的盟友鲁、卫两国,所以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春,刚刚消停了两年不到的齐顷公,因为一直不服气晋国始终压过齐国一头、长期占据‘诸侯霸主’的位置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在两年前(周定王十六年,即前591年)因为觊觎晋国‘霸主’地位,从而暗中勾结楚国,上蹿下跳、
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年),出于缓和与齐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为下一次诸侯盟友间的会盟做好前期准备,晋国国君晋景公以中军
周定王十四年(前593年),晋国新任中军将士会率军出征北方边境地区,彻底消灭了赤狄部落,稳定了晋国的北方边境的局势;之后
周定王十年(前597年)六月,晋楚两国为了争夺对郑国的控制权,因此各自出兵中原,在郑国境内发生了对峙,然后发生了激战;而
周顷王元年(前618年),晋国执政赵盾平定了上军将箕郑父,下军佐先都、大夫梁益耳、士榖、蒯得等五位晋国卿士大夫挑起的叛乱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在鄢陵之战击败楚军、获得最终的胜利之后,晋军最高统帅晋厉公一时间自信满满、得意洋洋,其内心中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爆发的晋楚两国之间的‘鄢陵之战’,最终以楚军主动撤走、晋军驻扎于楚军原有的军营中、大吃了三天楚
上一篇文章中,为大家讲述了晋楚鄢陵之战中,晋军大夫魏錡与楚军神射手养由基之间的战场致阵、生死对决的故事,以及由此所引申的
晋楚两大强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以及诸侯间的霸权,而在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各自出兵,会战于郑国的鄢陵;而在
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年),在魏氏家主魏斯的命令下,魏氏名将吴起、乐羊先后率军出征中山国,整整耗费三年的时间,才攻破中
在中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燕赵大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家——中山国;但中山国并不是恪守周礼制度的诸夏国家
晋楚两大强国,因为争夺对郑国的控制权,以及维护诸侯霸主的至高无上地位,因此各自出兵,并于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二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二十九‘晦日’(月底的晚上没有月光照耀之日),为了借助凌晨前的黑夜遮蔽,以及清晨时地表的水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五月,为了争夺对郑国的控制权,以及掌控对诸侯争霸战争的主动权,在晋国大军已经渡河进入郑国境内得
周简王十三年(前573年)十二月,晋厉公与亲信近臣胥童、长鱼矫、夷羊五等进行了周密的布置,然后突然发动了对权臣郤氏家族的
周简王十年(前576年),宋国发生了内乱,司马荡泽在国君宋共公薨逝后,弑杀了宋国的正统继承人——公子肥,想趁机削弱宋国公
签名:专注于历史事件、人物探究,追寻鲜活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