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法国国内的动荡骚乱越演越烈了,并且有向周边国家蔓延开来的迹象,瑞士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骚乱。
回顾触发法国大骚乱的事因,我认为就是那个17岁阿尔及利亚小伙子开车被法国警察临检时,以不配合执法为由遭到当值警察开枪击伤不治而亡。
被害人母亲上街游行
这起案件中有几个元素引人关注,一个是阿尔及利亚籍,涉及少数民族的移民政策,还有法国警察对待不同阶层人士执法态度的差异等等。并且在当事人母亲走上街示威游行以及当事人聘请的明星律师也发表了煽动性言论后,很多法国人(主要是青少年)借机发泄不满情绪,在法国不少地区掀起了打砸抢骚乱事件。
法国民众骚乱
我认为作为法国周边的邻国对法国的事态认知肯定比远隔重洋的我们更熟悉情况。因此,我查阅了法国周边几个大国的主流媒体报道,给国内朋友介绍一下他们对法国国内骚乱事件的看法。
我们先了解德国媒体的报道。《法兰克福汇报》写道:法国一体化模式的失败早已显露端倪。突然取消对德国的国事访问表明,马克龙正在失去对法国局势的控制。在他担任总统期间经历的众多危机中,当前的危机是最危险的。与黄背心运动或养老金示威不同,马克龙既不能通过减税和公开辩论来恢复和平,也不能简单地袖手旁观抗议。骚乱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对马克龙领导力的信心就越下降。巴黎夏季奥运会召开前一年,国外对法国政府将迅速恢复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但人们现在得到的是相反的印象。骚乱从郊区蔓延到内城区。巴黎、马赛和里昂出动的警察人数众多,但仍无法阻止抢劫和打砸。暴力事件的爆发对国家来说不是个好兆头。如果马克龙不能迅速成功平息局势,这很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右翼政党的发展。
法国警察维持秩序
《法兰克福汇报》在另一篇文章中表示:法国的抗议显示:年轻法国人不再原谅国家公务员滥用权力。骚乱只是冰山一角。
奥地利出版的《小报》询问,谁该为骚乱负责?该报的回答是:所有人。混乱、僵化的法国多数社会从未给在郊区的移民提供真正的机会。从统计数据来看,法国警察可以说是欧洲最残暴的执法者。但暴徒也不少,从黄背心到郊区的年轻人都是。
德国《周日版图片报》根据法国的局势反思德国。该报问道,像野火一样从巴黎郊区蔓延到全国各地的公然过度的暴力在德国也可能发生吗?烧毁学校、市政厅?在这个极端的时期,我们的情况又如何呢?在鲁尔区,我们看到,大量移民家族在街头演示争夺权力的战斗。选项党在图林根州赢得了第一个地区办事处。选项党已经比社民党更强大了。德国的局势也正在沸腾中。但我们不像法国人那么极端激进。尽管如此,在现在这样的时期,我们要考虑到,一切都可能发生。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骚乱威胁法国国家稳定。德国社民党外交政策专家罗斯说,严重的骚乱对法国国家稳定构成了威胁。他对《图片报》表示,法国当局必须对暴力事件采取行动,因为“许多人的安全和国家稳定都处于危险之中”。
德媒称德国外交部在周六更新了针对法国的旅行和安全建议。赴法的旅行者被要求了解相关地区的情况,避免前往发生暴力骚乱的地方。
瑞士《每日导报》认为,到目前为止,法国总统在这场重大危机中做了一些正确的事情,包括取消国事访问。但他还有另外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整顿警察和郊区。
英国媒体报道法国骚乱事件
英国官方媒体BBC也报道了法国,他们采访了一位当事人的家属。被警察枪杀的法国青少年的一名亲属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家人不希望他的死引发骚乱,但坚称有关交通站点让警察使用致命武力的法律必须改变。
英媒称,“我们从未呼吁仇恨或骚乱,”这位亲戚说。
法国已经发生了连续五天的暴力骚乱。
这位亲戚在楠泰尔的家附近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这场骚乱没有纪念纳赫尔,这场骚乱导致法国各地数千人被捕、商店被抢劫、数百辆汽车被纵火。
“我们没有要求破坏或偷窃。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为了纳赫尔,”他们告诉 BBC。他们要求匿名,因为纳赫尔枪击事件后局势非常紧张。
他们说,他们呼吁“在街上进行白色游行。行走以纪念纳赫勒。行走,甚至在街上愤怒,示威,但不要爆发”。
这位亲戚说,法国当局现在必须修改允许警察在交通堵塞期间开枪的法律。
纳赫尔的亲戚呼吁“对法国警察进行更好的培训,对警察进行武器管制,并审查允许警察在年轻人拒绝在交通站停车时使用致命武力的法律”。
法国警方表示,他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暴力事件,因此 2017 年,法国修改了刑法,允许更广泛地使用枪支。
批评者认为,与交通相关的枪击事件的增加是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他们认为这一变化过于模糊,因为这让警察需要确定司机拒绝遵守规定是否会带来风险。
意大利媒体报道法国骚乱事件
意大利最大的几家媒体报道了法国出事后,当事两方(法国警方和受害人家属)的代表都建立了大众募款的网站,希望获得法国人民的支持,意大利媒体报道称目前法国骚乱后,法国警察网上募捐金额是受害人纳赫尔母亲的五倍。
意大利媒体的报道
意大利媒体的报道重点在于叙述法国骚乱事态的进展,意大利媒体称法国抗议活动还蔓延至瑞士和比利时:据网络媒体《20分钟》报道,洛桑市中心也发生了事件。弗隆地区发生暴力和抢劫。随后,大约 200 人与身穿防暴装备抵达的警察对峙。
布鲁塞尔共有 35 人被捕,其中 31 名未成年人,他们因在年轻的纳赫勒被杀后组织抗议活动而被捕。这是比利时通讯社报道的。据该机构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呼吁举行新示威活动后,布鲁塞尔-伊克塞尔警方实施了 35 次行政拦截。
但法国内政部长杰拉尔德·达尔马宁表示:“由于警方采取了果断行动,今晚变得更加安静。” 部长在巴黎指挥中心关注局势的演变,总理伊丽莎白·博尔恩也抵达那里,他说:“我来这里是为了重申我对警察和政府的全力支持”。
“骚乱者的平均年龄为17岁,”内政部长达马宁解释道。他们是高中生,通常是年轻人,几乎总是没有犯罪记录。
整体而言,作为法国的几个主要相邻大国的媒体在报道法国国内骚乱中,我认为侧重点略有差异。他们将事件起因归结于法国警察的执法太暴力了,就是查交通违法行为,交警用不着直接开枪射击,毕竟不是刑警抓歹徒。此外就是讲述一下目前骚乱的现状和当事人方的态度。这些媒体基本没有深度探讨触发骚乱事件背后的原因。
法国警察维持秩序
我理解是这几国媒体明白法国骚乱事件不是孤立的,主要就是欧洲国家的移民政策,这几国也存在不少移民,与当地人相处中产生了很多矛盾,原来国家经济发展不错,人人有钱赚,大家相安无事。但是随着俄乌两国冲突以及疫情导致的各国经济发展下滑,欧洲国家源源不断支援乌克兰财政,自家收入却在减少。原来给本国老百姓的福利待遇肯定变差了,移民获得的好处更是减少了。自然很多人心有怨言,刚好法国这起非洲小伙被杀案就成了法国某些老百姓宣泄情绪的导火索。于是法国的骚乱就爆发了。
欧洲国家近些年普遍存在移民问题,所以他们的媒体在报道法国骚乱事件时也许会顾忌到本国老百姓的观感,自然不愿意承认国内有关政策错误。仅仅将法国骚乱归结于法国警察执法用力太猛了。这也暴露出来欧洲媒体虚伪的嘴脸。
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吧!别把火烧到自己国家就万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