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已过去129年,岁月流转,东亚三国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的中国告别了腐朽衰败的大清王朝,日本也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朝鲜更是历经沧桑、焕然一新。
近年来,中日韩在历史认知、领土主权等问题上摩擦不断,此时回望那场改变东亚格局的甲午战争,便有了别样且深刻的意义。
甲午战争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成功转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跻身亚洲先进国家行列。
国力渐强之后,日本领导者面临一个关键抉择:如何定位自身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理论上有三条路:
一是专注自身发展,用强大实力为周边做示范;
二是联合邻国,构建抵御西方侵略的联盟;
三是恃强凌弱,靠榨取周边资源谋发展。现实是,日本几乎毫不犹豫选了第三条。
日本作为后发国家,饱受先发国家的压榨,无奈只能“失之欧美,补之东亚”,借侵略周边来完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而且,明治维新存在局限性,内部矛盾重重,归结起来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底层民众难以分到发展的“蛋糕”。
德川幕府时代,下层武士受压,生活困窘,才催生了倒幕运动。
可明治维新后,他们的处境并未改善。上层武士成了特权在握的华族,风光无限;下层武士虽位列士族,却没爵位、特权,还没钱。曾经,武士拥有当兵特权,明治维新裁军,征兵诏书一下,当兵这条路也断了。就拿萨摩藩来说,兵力从幕府时期的近两万,锐减到明治时的四千多人,裁撤近七成。
这下,下层武士没了经济来源与社会地位,处境尴尬。部分有能力的实现转型、跻身上流,但多数人没这运气,落差巨大。
曾经有个“铁饭碗”,哪怕俸禄少,如今连这都没了,社会变革下,被统治阶层依旧被压迫。几十万失业军人生活不如意,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在这背景下,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维新功臣鼓吹“征韩论”,想靠侵略朝鲜,给武士找点事做,转移国内矛盾,和昔日壬辰倭乱如出一辙。
彼时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国内资源紧张,为免内战就打起朝鲜主意。不过,日本鉴于曾被大明教训,且彼时清朝尚强,还保有几分理智。
可清政府却接连犯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发现宗藩体制难御外敌,1860年起就奉行孤立主义,放弃对藩属国的庇护。
1872年,日本吞并琉球,还借牡丹社事件在台湾挑事。
当时清军刚平内乱,左宗棠筹备收复新疆,水师也未成气候,李鸿章便签《台事专条》,清朝默认日本占琉球,终止与琉球的宗藩关系,让日本摸清了虚实。
此后十余年,明治政府压制主张侵略中韩的派别,但并非反对扩张,而是等待时机。1877年,日本内战爆发,即西南战争,9月政府平定旧武士集团叛乱后明白,若不对外扩张转移矛盾,内乱难止。
于是,日本盯上朝鲜。
明清时,朝鲜对中国忠心耿耿,是模范藩属。
清政府却再次“掉链子”,总理衙门表态朝鲜事务让其自行处理,同意朝鲜与日本建交通商,把朝鲜“卖”了。
朝鲜当时局势复杂,1873年高宗亲政,权力被闵氏外戚窃取,与大院君为首的派别争斗不断。1875年,日本军舰侵入釜山港引发事件,清朝不管,朝鲜无奈签《江华条约》,承认独立,不再附属于清,日本得以自由渗透。
《江华条约》缔结后朝鲜开港图
条约签订后,闵妃亲日,编练新军,清朝这才回过味,意识到地缘政治危机。
1882年,朝鲜旧军因待遇问题兵变,即壬午兵变,叛军烧日本使馆、杀顾问外交官,还冲击王宫。日本要报复,派军舰陆军前往;闵妃向清朝求救,清军也出兵,袁世凯就在其中。清军速战速决,诱捕大院君,扶持高宗、闵妃,朝鲜又倒向清朝,日本靠边站。
但日本不死心,迫使朝鲜签《济物浦条约》,获驻军权。清朝不满,也和朝鲜签不平等条约,还派袁世凯常驻朝鲜编练新军。
原来,壬午兵变时袁世凯作战勇猛,获李鸿章赏识。有他在,加上三千清兵,清朝把控朝鲜政经、外交、军事大权。日本见状,扶持朝鲜亲日派,催生开化党。1884年,中法战争时,开化党借日军发动甲申政变,挟持高宗,废宗属关系。袁世凯果断出手,击退日军,镇压叛乱,获李鸿章重用。
1885年,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中日天津条约》,李鸿章怕冲突,让步同意若朝鲜再乱,清朝出兵需告知日本,这给甲午战争日本出兵留隐患。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中日天津条约》
说到底,朝鲜是中日博弈场,关键还在军事实力。此前,双方因实力不足,发展海军蓄力。1875年,日本花90%海军预算购英舰,获东亚十年海上优势;清朝也不示弱,购英德战舰。清朝海防塞防并重,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也没耽误李鸿章发展海军,后来海防经费更充裕。
1885年,定远、镇远等舰交付,北洋水师成军,李鸿章还派舰队赴日长崎示威,引发长崎事件,促使日本加紧建海军,还制定征讨清国策。
日本情报人员把清朝摸得透彻,可清朝体量摆在那,北洋水师起初建设快于日本。
但1888年成军后,六年未添一舰一炮;同期日本全力扩军,1892年提前完成扩军计划,陆军、海军羽翼丰满,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文本内容源自@老威观史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