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马河,你能找到一切属于北京的松弛感。
自东二环起,至东五环,9.3公里的亮马河,贯通着北京第二、第三使馆区,串联起燕莎、三里屯、蓝色港湾三大商圈。若论洋气,亮马河若排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在这里,你可以散步、慢跑、发呆;可以钓鱼、遛狗、打牌;也可以尝试最时兴的露营、飞盘、陆冲和桨板;也可以一边小酌一边看日落,伴随着即兴演出的乐曲声席地而坐,尝遍世界美食。
亮马河畔区域划分图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源自皇家洗马的亮马河也被历史的淤泥掩埋,经历过多次治理也都很快变浑、发臭。直到2019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启动,这条河才重新“活”了过来。
都市的年轻男女如浪花般涌向亮马河,也将“京城塞纳河”的名号带出了圈。
有人说,改造后的亮马河变味了,变成了中产幻梦的朝圣地、千篇一律的消费景观,来这里的人用力过猛地扮演松弛、假装精致。但这或许不是亮马河的错。
盛名之下,人来人往,亮马依旧静静流淌着,见证着人与河流、河流与城市彼此共生的关系。这大概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找到1000种生活方式,而亮马河,永远包容着第1001种。
亮马河的早晨是属于“钓鱼佬”的,天蒙蒙亮的时分,北京难得展现出繁华喧嚣之外的面貌。
上年纪的垂钓者习惯于传统台钓,一根竿,一把饵,一钓就是一整天;而时髦的年轻人则偏爱“路亚”(即Lure,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钓鱼方法),通过操控假饵模拟小鱼小虾和昆虫在水中的姿态,吸引鱼类发动攻击,绿色环保、时尚潮流。
就连形色匆匆的都市人也不由好奇地瞧上一眼,在抛竿、拉钩之间,试问又有多少时刻,能比鱼儿上钩的瞬间更刺激呢?
作为城市河道,亮马河里的鱼种类有限,常见的像是白条、鲫鱼、嘎鱼、鳑鲏、青稍,而这还是多次河道治理后来之不易的成果。
整修过后的亮马河水系及休闲区 | ©王杨
亮马河原名南坝河,是北京东郊坝河的一条支流。关于亮马河这一名字,现都认为是从“晾马河”谐音而来,但究竟晾的是谁的马却说法不一。
史书有载,明永乐年间,因牧草丰盛,皇家在此处设御马苑。每当需要用马时,便先派养护马匹的士兵在河中清洗、晾晒马匹,因此得名“晾马河”。
另一种解释是,明成祖朱棣某次征战路过此处时,曾下令歇马洗涮。也有人说,是因为旧时进京客商的马车队进城前都要在此地洗尘涮马,以图吉利,所以才改名为亮马河。
清代郎世宁所绘的《百骏图》,御马在河边洗涮 | ©视觉中国
清末至民国时期,数十年没有疏浚过的亮马河淤积深厚、杂草丛生,曾生活在此的鲫鱼、白鲢纷纷逃离,不知所踪。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将亮马河上游划为观赏河道,下游划为排水河道,裁弯取直、疏浚河道,河水才重新变得清澈,一度消失的鲫鱼、白鲢再次出现。
亮马河步道上散步的游人 | ©王杨
令人惋惜的是,进入千禧年以后,亮马河的水质又变差了。或许是继承过去洗马的传统,亮马河附近成了北京的哥洗车的阵地。疏于管理的河道上水生植物泛滥、蚊虫滋生,不时还漂浮起翻着肚皮的死鱼。
2008年,地铁十号线亮马桥站开通,亮马河经历了又一轮简单的绿化和栈道改造,但仍无法抵消加速城市化带来的破坏。
周边居民不断翻建房屋,常年向河中排放污水,无论晴天雨天都满地泥泞。岸边堆满建筑材料、成箱的啤酒瓶和生活杂物,风一吹,遍地垃圾四处飘散。
过去的亮马河 | ©北京市人民政府
就这样,反复的治理、污染、再治理,先后持续了数十年,每次河水只能清澈一两个月就变得浑浊不堪,往日成群的鱼虾又消失了。被遗忘的亮马河成了流浪汉、露宿者和裸泳大爷的亮马河。
彻底的改变发生在2019年,朝阳区政府启动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建设。两年时间里,亮马河的水被抽干又灌满,笔直的岸线变得“弯曲”,两岸围挡被拆除,绿色景观、宽阔的平台和星星点点的灯光将其取而代之。
亮马河的灯光 | ©图虫:郭俊锋
如今,亮马河里比鱼更多的,是划桨板的人们。桨板竞速、桨板瑜伽、桨板冲浪,一块小小的桨板能玩出各种花样。
但桨板真正的魅力在于,即便是新手、旱鸭子,也能轻松体会到乐趣,闭上眼,就是三亚海岛。
傍晚时分,亮马河桨板运动正当时 | ©新华社
桨板门槛低、入门快,花100元从河边的水上运动俱乐部租块板,初学者一两个小时就能上手,慢慢漂着、划着,岸边的景色也流动起来——划过岸边的晨跑者和滑板少年,划过绵延几公里的花木,划过观景台上做拉伸的瑜伽老师,也划过正在等待鱼儿上钩的垂钓者。
从亮马河钓起的鱼并不会出现在一公里外的三源里菜市场,这里的位置属于“洋气”的三文鱼、金枪鱼、石斑鱼、多宝鱼、马鲛鱼,当然也少不了澳洲龙虾和帝王蟹。
不少亮马河一带的citywalk路线都会将有着“菜市场中的爱马仕”之称的三源里囊括其中。200多米的长廊,近150家摊位,你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味道,要是来得巧,兴许还能看到艺术展。
在北京主要城区菜市场逐年改造、外迁的背景下,三源里的存在本身已成为某种城市地标和精神图腾。
三源里菜市场的食材摆放兼具美学 | ©Lucky_ever
三源里的国际化基因与周边使馆区密不可分。1987年,北京第三使馆区获得建设用地许可,西至燕莎桥,东至亮马桥东街。
那时的三源里还是一个只有顶棚的菜市场,在使馆人员和家属的“需求倒逼”下,世界各地的食材和具有异国风情的调料才慢慢出现:日料里的青花鱼,法餐常见的香草,东南亚的各式香辛料……
菜市场里的龙虾鲍鱼 | ©半口吃个胖子
各国使馆、五星级酒店和中外餐厅的后厨共同培育了三源里,也改变着亮马河。正是在敞开国门的90年代,中国最早一批中外合资的高档饭店、商场先后落地亮马河畔。
从东三环北路和亮马河的交汇处出发,东北方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商企——燕莎友谊商城。当时,去燕莎购物无疑是奢侈的象征,甚至还有专门调侃“京城四大傻”的顺口溜:吃饭点龙虾、手上戴雷达、购物到燕莎、下班就回家。
亮马河畔的燕莎友谊商城 | ©视觉中国
西北方是第一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昆仑饭店,巨大的旋转餐厅和典雅的黑色玻璃透露着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风格。
东南方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豪华饭店——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和31层高的标志性写字楼亮马河大厦。
北京昆仑饭店 | ©视觉中国
20多年后的今天,建筑迷们有了新的打卡地——亮马河“新三件套”:京城大厦、启皓、宝格丽。
亮马河周围的标志性建筑
2017年落成的宝格丽酒店,拥有苏黎世园林景观建筑师恩佐·叶尼(Enzo Enea)设计的私人花园,不用预约,就能体验一把都市丽人的下午茶。
文艺爱好者则更爱去启皓,淡蓝色的玻璃幕墙映出白云朵朵,与亮马河水融为一体。一层的中信书店,是消磨闲暇时光的好去处。
偶尔从书本中抬起头来的人们,会发现几张熟悉的面孔,却想不起曾在哪里见过面——也许是当代MOMA的库布里克书店,又或是在官舍的艺术展厅和露天市集。
时至今日,再提起去亮马河购物,出现在消费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