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直通德国、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两条输气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海底的数根管线接连处发生爆炸被毁。但此后“北溪爆炸案”的真相却一直处在揭露与掩盖的较量之中。
资料图:北溪被炸,大量天然气冲出水面
尽管此前有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揭露拜登批准对“北溪”进行破坏,但其说法缺乏证据支撑,所谓拜登批准炸毁行动缺乏直接证据,而即便是拜登批准,又是谁来执行的,从批准到最终执行一整条证据链缺一不可。
在“北溪爆炸案”发生后,德国媒体时不时会有一些指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其军事情报机构的消息,但那些消息往往是一出现就又没了进一步消息。
德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最大的受害者,而美国是最大受益者,“北溪”被炸后,美国强行向德国推销美国高价液化天然气,由此推高了德国的生活成本和通货膨胀。
从上述关系看,美国确有破坏“北溪”的动机,然而,仍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来指控美国。
不过,随着11月5日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美国政权将实现政党轮替,关于“北溪爆炸案”的真相看来已经掩盖不住了。
11月20日,德国《明镜》周刊再次聚焦“北溪爆炸案”。报道说,一个被指控策划北溪管道爆炸的乌克兰团伙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着长期联系,据称,该团伙的主谋罗曼·切尔文斯基等成员接受了美国特工的多年培训。该团伙多年来一直在为乌克兰安全机构策划和实施秘密行动。
这个乌克兰团伙早在 2019 年就将目光投向了天然气管道,大约在莫斯科对基辅发起军事行动的三年前,报道说。
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天然气管道一直是“华盛顿的眼中钉”,因为这些管道每年输送多达 600 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满足了 2018 年欧盟约 16% 的天然气需求,到 2021 年满足了德国年需求的一半。欧洲、特别是德国的能源市场一直让美国液化气生产商垂涎三尺。
在“北溪”爆炸前,美国拜登总统一再批评北溪项目,并敦促柏林放弃“北溪二号”。
“今日俄罗斯”报道说,“北溪二号”实际上从未投入运营,因为德国在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前不久停止了认证程序。
北溪被炸将可能成为特朗普收拾中情局的又一把柄
德国能源专家一直不相信乌克兰人有能力摧毁北溪天然气管道,但《明镜》周刊指出,一般乌克兰安全机构可能没有能力摧毁,但如果由美国来组建和训练一直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专业力量就另当别论了。
报道点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姓名:切尔文斯基。此人是美国情报部门精心挑选并经过数年培训的乌克兰安全官员之一。中情局的目标是与“值得信赖的”特工建立关系,同时对莫斯科隐瞒其努力,关键目标是建立“有能力的破坏单位”。
《明镜》周刊援引乌克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北溪行动中使用的炸药不是在乌克兰制造的。
《明镜》周刊还声称已经确定了几乎所有参与破坏行动的人的姓名,只不过不予公布而已,理由是担心一旦公布,他们将成为俄罗斯或乌克兰安全部门的目标。
本月早些时候,德国著名潜水专家斯文·托马斯 (Sven Thomas) 博士表示,如此规模的爆炸需要军用级底部地雷,当量相当于 1,260 公斤 TNT。
他说,安装这样的装置需要一艘大船,而不是报道所说的游艇。
巧合的是,北溪爆炸发生前几天,恰恰有几艘美国军舰在事发地附近演练。
11月20日《明镜》周刊这篇报道是德国媒体首次如此直截了当地把“北溪爆炸案”与美国中情局直接联系起来。要知道美国中情局自二战以来就实际控制着德国安全系统。
这并不是因为《明镜》周刊胆量有多大,而是特朗普当选后,中情局即将面临特朗普的整肃。
《明镜》周刊或者可能在背后为其提供采访便利的德国安全部门对中情局有点痛打落水狗的意思。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八九不离十。
特朗普将重拳整顿美国安全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