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不穿、2不吃、3要忌、4要养,平安入夏

小水在乡村 2025-04-30 05:00:35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5月5日13时56分57秒我们将迎来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同时立夏的“夏”有“大”的意思,进入夏天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立夏的到来也标志着万物进入了旺盛生长的季节。

我们老祖宗根据天气以及物候的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其中“分”指的是春分和秋分,“至”指的是夏至和冬至,“启”指的是立春和立夏,“闭”指的是立秋和立冬,这8个节气加上四季就是所谓的“四时八节”。

老话说“立夏看夏”,到了立夏节气冬小麦正处于扬花灌浆期,油菜也将近成熟,夏收作业的收成基本已成定局,因此到了立夏节气我们已经可以大概判断夏收作物是否丰收。不过到了麦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农民最害怕两种天气:一种是持续的阴雨天气,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即将成熟的麦子出现发霉、倒伏、发芽的现象,连续阴雨天气也不利于麦子收割,麦子的收成会严重减产;二是干热风,干热风是指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的天气,并且伴随着阵阵热风,这种天气会导致蒸腾作用加剧,麦子的灌浆会受到严重影响,千粒重会大大降低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在麦子成熟前如果遭遇干热风天气,那么我们可以给麦子喷施300~500倍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是高效磷钾复合肥,其不仅能促进麦子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麦子会更加的饱满),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麦子的抗逆能力,非常有利于麦子大丰收。

今年立夏不一般,属于“晚立夏”。二十四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个月的二个节气为“中气”,像立夏就是“节气”,小满就是“中气”。

立夏交节对应的阳历时间几乎是固定的顺序,但是由于农历“置闰”的影响,在有的年份立夏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三月份,而在有的年份立夏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份,立夏若是在三月那么就是“早立夏”,而立夏若是在四月那么就是“晚立夏”,今年是四月初八的立夏,很明显是“晚立夏”。

老话说“早立夏热得跳,晚立夏凉飕飕”,当年的立夏要是“早立夏”,那么预示着夏天会非常热;而如果当年的立夏是“晚立夏”,那么预示着夏天会比较凉爽。

立夏节气要到来了,由于冷暖空气对峙以及地面湿润气流的上升,雷阵雨过程明显增多,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生活习惯方面要多加注意,提醒大家牢记:1不穿、2不吃、3要忌、4要养,安稳入夏。

1不穿:早晚穿衣不过于单薄

虽说立夏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场了,可节气到了气温却还没跟上趟儿。白天的时候,太阳一晒,感觉还挺热乎的,但等到了早上和晚上,那凉飕飕的劲儿就上来了。要是这时候再碰上下雨天,气温一下子就跌下去了,要是我们刚进入夏天就穿比较单薄的衣服,那么早晚很容易受凉。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可得格外上心。他们身体底子弱,抵抗力不如年轻人,在穿衣服这事儿上更不能马虎,得多留个心眼儿。进入立夏后,我们可以多留意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可别为了图一时凉快,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不吃

不吃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立夏节气过后,气温会进入一个逐渐上升的阶段。这是由于季节更替,太阳直射点北移,导致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从而使气温逐步升高。在这种气温变化下,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出现烦躁、上火等不适症状,同时食欲也会受到抑制,有所下降。

为了适应这种季节变化,保障身体健康,在饮食方面我们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在日常饮食我们应以清淡为主,优先选择那些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仅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还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抗氧化物质,增强免疫力。相反,油腻辛辣的食物本身性质温热,食用后会使体内火气更旺,容易导致上火症状的出现;再加上在这种湿热的环境下,人体的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应该尽量少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

不大量吃蛋

老话说“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在我国民间有立夏斗蛋和吃水煮鸡蛋的习俗,进入夏天后人们容易因为食欲下降而出现消瘦的现象,而鸡蛋是易得的高蛋白食物,立夏吃蛋有“补夏”、“防疰夏”的寓意,古人认为立夏吃蛋可强健身体、预防暑热不适。

但是鸡蛋我们不能一次食用过多,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若立夏当天大量吃蛋,很容易使胆固醇摄入超标,这非常不利身体健康;再加上鸡蛋蛋白质含量高,消化过程需要胃分泌更多胃酸和胃蛋白酶,肠道也需更长时间分解吸收,而立夏后气温升高,人体消化功能相对减弱,此时大量吃蛋,会使胃肠道负担加重,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更易出现不适。因此,立夏当天我们不宜食用过多的鸡蛋,一般食用1~2个就行。

3要忌:忌坐木

老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立夏后雨水频繁,天气潮湿,木质易吸收雨水和湿气。久置露天的木料、椅凳等,经露打雨淋,虽然表面干燥,实则内部犹如一座座隐秘的“水库”,储存着大量水分,我们久坐潮湿的木头,湿气很容易侵入身体,这不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在野外我们要坐在木凳或者木椅上,我们可以在下面垫一件衣服,这样不仅防湿气,坐着也会更加的舒服。

4要养:养心

正所谓“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说的就是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立夏是夏天的开端,进入立夏后阳气升发,人体心气也随着自然变化进入旺盛阶段,人容易出现心阳过盛的现象,容易表现出心神不宁、烦躁等状态,因此进入立夏节气我们要非常注重“养心”。

那么如何养心?养心重在调情绪,《皇帝内经•素问》记载“使志无怒”,说的就是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而滥发脾气,我们要尽量保持神清气和的状态,切忌暴喜伤心;其次,养心还需要睡好,立夏后昼长夜短,我们宜早睡早起,晚上尽量别熬夜,同时中午的时候我们可以午睡一会,但是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同时立夏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们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同时适量增加一些苦味食物,这样可以起到清火的作用。

总结,立夏节气要到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无论多忙都要牢记:1不穿、2不吃、3要忌、4要养,平安入夏。

0 阅读:5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