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史上最惨,明显感觉今年教育风向。
这届小学生堪称史上最惨。一觉醒来,教育部又发生了3件大事,明显感觉今年小学教育风向大反转了。这3件事单独去看,说实话挺焦虑的,但把这3件事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未来至少10年的教育改革方向已经打名牌了。
首先影响全国的深改会,我就不说全名了,教育主管单位立刻就出来对外公开,说他们的教育改革的思路规划。最后就是遭到全网热议的小学新教材施行大半年,还是把家长整懵了。背后深层的原因,很多家长根本没看透,这关乎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给大家仔细解读一下。
一年级开始就要认真落实,建议家长点赞收藏转发多看几遍。从顶层政策到中高考改革,再到新课标,再到教材名题,从上往下看,就是上面再下一盘大棋,把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实现一体化,必须要加快顶尖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

21年双减打击校外培训,其实就是要把孩子从盲目刷题那个事情腾出来。去年底教育部就公开表态,说要加大理工科的招生比重,说白了就是让科技人员赚钱,要赚的比网红多。今年年初deep sea爆火,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方向和政策空间给的是很足的。
具体的任务就要给中高考,中高考的任务就是刷到考试机器。所以近两年高考数学难度立刻跟着层层往上走,北京立刻跟着宣布2025年中考踢出校,四门物理和语数外并列成为主科。再看今年强积极化开批,数学物理单招,高中都在增加科技特长生的比重。

中高考的指挥棒一下跟着政策就过去了,速度非常迅速,但是指挥棒只管刷,只管筛选,不管培养。家长学生这会跟不上怎么办?任务交给课标和教材,所以就是要减少死记硬背的这种方式的学习。
现在应该能理解新课标新教材了,它现在叫场景化的学习,交大单元大主题教跨学科的学习,文化资讯的学习,其实都是跟着这个指挥棒走的。所以过去孩子上课,你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多刷题背大招,你分基本都不会低。

那现在是新课标新教材,连老师的教学方式都被更新,那孩子学习方式你怎么可能不更新,甚至孩子的学习方式更新都要比你们一线的老师要快,还在考死命刷题,那就是598的孩子以后不仅不吃香,而且还要被刷掉。现在比的是父母观念的转变速度。
想要鸡娃,你最起码读懂课改方向,了解教育政策发展的动态。方向不对,鸡娃白努力,方向对了才是普通家庭的未来。至于怎么做,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这16个字:激发兴趣,强化方法,塑造能力,培养习惯。至于如何去落实?下面讲的一些学科规划和培养习惯的建议。想让孩子上个好高中,好大学的家长们,幼儿园和小学就要收藏起来慢慢看。

·一、英语的规划。英语是一门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快速看见回报的学科。想让孩子学好英语,那就得多听、多读、多背,不用太过分强调语法结构,每天坚持多听,时间久了英语不会差。
12年级坚持磨耳朵看动画,我给孩子整理了2-8岁最受欢迎的40部英语原版动画片,按照孩子掌握的词汇量看动画不用花一分钱,每天看20分钟,熏听一小时,轻轻松松就能进阶到2000多的词汇,学两个月顶别人一年,留英语分级动画,动画和分级表带走。

·二、语文很抓阅读和积累,这一定是普通家庭最划算的一项投资。不光能开阔孩子眼界,提高认知,更能在学科上取得很大的成果。关键是读什么,怎么读,要读就读最好的。为此我特意整理了两份书单,一份是254本大奖书单,一份是清华附小推荐的100本书。每天阅读20-30分钟,你会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考试的时候做阅读和写作就会轻松多了,跟着名校走准没错。
留下书单找我,白拿。
·三、数学回归课本,循序渐进。书上最基础的知识点要完全理解再去做题,课后自己准备的资料要有一道,但不要一开始书本上的不做就去做,买的资料不高好只刷题,那就是填方页谈一般。我还要求孩子把课本中例题的解题思路讲给我听,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看到题目就能说出需要考什么知识点,表达能力也上来了。

·最后推荐3部数学动画,一年级开始每天让孩子看一集,包含了小学1-6年级的全部知识点,和普通孩子拉开数学差距,直接省下万元培训费。38集动画打包好了,需要的家长回数学动画找我。
·拿4从小的科学启蒙实验探索,你一定要去搞,最晚不要超过七八岁,它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上限,即便他不能帮国家造芯片,生活中的科技行业也需要这些。大量阅读各类书,看学科技录片,多去见视频时接触不到的是比你刷那些难题有用太多。

我们每周会去的总科技馆博物馆,去之前的一个礼拜会先看类似的纪录片,这样天文地理科学生物这些知识都积累得很扎实。课堂上老师教授课外延伸知识,孩子知道的最多,举手最积极。我给孩子整理了央视里健全课记录,便宜百部,孩子看到初中留全科课。
以上提到的都整理在10年教育精华里面了,没时间给孩子规划的家长回精华,和美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