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老说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打败了现代经济学,但在近几个月内,土耳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股汇双杀”的风暴,里拉兑美元一度暴跌超过20%,而伊斯坦布尔股市大盘指数也出现断崖式下跌,外国投资者疯狂撤离,国债收益率飙升,这场金融浩劫是如何发生的?这个影响又究竟会波及到哪里?

土耳其的金融灾难
土耳其之所以这次的灾难,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其经济长期依赖外资,政府和企业的大量债务以美元计价,一旦资本市场波动,里拉贬值,偿债压力就会迅速上升。

截至2023年底,其外债总额已接近500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50%。
所以当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走强,土耳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引发了信任危机。
这里面央行“骚操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经济危机,土耳其央行的“骚操作”更是让市场大跌眼镜。
埃尔多安政府一贯推崇低利率政策,即便通胀高企,依然不断干预央行决策,压低利率。
这种反市场的操作,最终导致土耳其资本市场彻底失去信心,外资纷纷撤离。
当然也有逃不掉的国际资本的“多米诺效应”。

资本市场的逻辑是这样的:一旦某个新兴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就会立刻对其他类似国家产生怀疑,撤资、避险、抛售,形成一个连锁反应。
而东南亚几个国家——印尼、菲律宾、泰国,都具备类似的经济特征:
依赖外资、债务高企、货币贬值压力大,因此它们自然成为了下一个可能的“受害者”。

印尼、菲律宾,谁更危险?
印尼的盾币(IDR)最近一直在下跌,今年以来对美元已经贬值超过5%。
印尼的问题,与土耳其有几分相似:外债占GDP比例高,资本市场高度依赖外资。
而且,印尼股市的外资持股比例高达40%,一旦市场出现动荡,撤资速度可能比土耳其还要快。

更关键的是,印尼的能源依赖进口,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又极其不稳定,能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其经常账户赤字。
美联储如果继续维持高利率,印尼盾将继续承压,而印尼央行如果贸然加息,又可能打击国内经济增长。
菲律宾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货币和经常账户赤字上。
菲律宾比索在过去一年中已经贬值超过8%,目前依然在低位徘徊。
和印尼一样,菲律宾经济高度依赖外资,而外资一旦大规模撤离,市场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
更糟糕的是,菲律宾央行在应对通胀和汇率贬值时,政策选择极为有限。

如果加息,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果不加息,比索就会继续贬值,资本外逃的压力只会更大。 那么为什么东南亚市场比土耳其更危险?
相比土耳其,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土耳其虽然深陷危机,但其制造业和出口能力相对稳定,仍然有自救的机会。而东南亚国家,如印尼和菲律宾,更多依赖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一旦全球经济放缓,或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这些国家的经济将更容易受到冲击。
“危机传染”会不会真的发生? 土耳其的“股汇双杀”给全球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而东南亚市场的脆弱性,让人不得不思考下一个“金融风暴”会在哪里爆发。

印尼、菲律宾,甚至泰国,都具备类似的经济风险:外债高、货币贬值、依赖外资。
一旦资本市场动荡,这些国家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土耳其”。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土耳其不同,政府仍然有政策空间来调整,避免危机彻底爆发。
问题是,资本市场是不讲感情的,风暴来临时,所有的防线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下一个倒下的到底会是谁?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熔断!股债汇三杀,土耳其怎么了》证券时报
《触发熔断!印尼股市连续暴跌》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