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苦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其实苦难之中也孕育着美好。我们之后便会了解到这一点。
但现在,请让我来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方程式总结一下本章的内容。

苦难=不适 x 反抗
它就是这样运转的。
不适:这指的到底是什么?恐惧无疑会令人难受。"悲伤""自卑"或者"痛苦",还有所有五千名"坏员工"其实都是如此。我们假定此时我们对恐惧的不适程度达到了十级的最高水平。
反抗: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不想这样"。想要摒弃这些让人不舒服的情感,这再正常不过。当它们突然出现(它们也必定会出现)而你却不希望它们出现时,你就开始处于反抗情绪之中了。让我们假定我们反抗的程度也达到了十级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说此刻你极度反抗恐惧,那么十乘以十,这样计算下来苦难值就会到一百。似乎还真是挺高的。针对这道方程,要怎么做才能减轻苦难呢?
不适感是无法消除的。恐惧、悲伤、自卑、痛苦……这是与生俱来的固定数值。痛苦始终会存在,遭到拒绝总会让人难受,摔断腿也一样会令人难受。恐惧也始终会存在,它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原始情感,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但有一个数值并不是固定的,那就是反抗,它的大小完完全全取决于你。
至少大体上确实是这样的。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不懂得满足"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所有人对待任何事物都不会心满意足太久。问一问奥运会金牌得主在他们拿下冠军之后的满足感会持续多久?事实上,无论他有多满足,这种满足感消失的速度都会比短跑世界冠军还要快。"恐惧"加上"不满足"便会产生"抵抗",它也是一位身体公司的员工。不过仔细审视这道方程,反抗远比苦难或者不适要容易解决。

牢记这一点,我们再来假设恐惧依然是十级,但反抗降到了二级。
现在用十乘以二﹣﹣看啊,数学多么奇妙!苦难值只有二十了,比一百可要好多了。
现在体会到了吗?所以,目前更严峻的问题是反抗,而非不适。于是我们又回到了两个选择上。
1.仍然坚持"生活与恐惧无关",摒弃所有情感的本质,然后尽最大努力去反抗不适。而为了维持这种状态,反抗就必须持续增长,直到全部身心都被它占据。这会带来痛苦的后果,造成更严重的苦难,比如十乘以一百,甚至十乘以一千。当然,你也可以用药物或是其他干扰手段让这种不适变得麻木,进而丧失掉生命的活力。
2.承认"人生确实如此",转变对待不适的态度,尝试去审视、减轻并且重新引导反抗情绪,让事物遵循原有规律,哪怕是要经历人生中各种可怕的情感,比如悲伤、疼痛、自卑、恐惧等。这么做的话……你或许依然会承受苦难。
但是苦难的程度一定会大幅减轻。
问题不在恐惧,而在于你归根结底还是这样一个问题:限制潜力发挥的真的是恐惧吗?还是说误判和对恐惧的反抗才是自我限制的拦路虎?
我一直认为后者才是原因所在。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叫作理智的利剑,它能够决定生死。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根据理智所做的每个决定,都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让人强大,要么让人衰弱。
对待恐惧和生命之本质,你是会用这把剑去保护它们,从而让自己变得强大;还是会击败它们,使自己走向衰弱?
我知道保护像"恐惧"这样的敌人会显得有违常理,甚至非常荒谬,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对恐惧的印象太过扭曲片面。
我相信直到现在你依然会怪罪恐惧,认为是恐惧造成了所有的问题。我也相信,"恐惧"曾经是你的爱人或是朋友,但如果你曾遭受它们虐待,就一定很难再建立信任。然而,如果你能够意识到问题其实在于自己,而不是这位爱人,是否就能转变这种情况呢?
因为一切问题确实都是由你自己造成的,你才是罪魁祸首。哪怕这最初是父母引发的,你也不该怪罪他们,因为现在该由你自己来承担责任了。社会或者历史也不是你迁怒的对象﹣﹣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正确轨道,违背正常规律。
你只能怪罪自己。也许你可以这样来看:人类文明历经了长达数十亿年的积累,最终在你身上得以体现。世界上最惨烈的战争并非发生在那些战乱地区,而是发生在你的内心。在潜意识之中,你无心展开了一场与真我的激烈对抗,你在和自己打仗,你在恐吓自己。与此同时,你也在与整个世界斗争。
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不仅是恐惧,恐怕连宇宙苍生也都不会放过你了。

如果你还不能明白"恐惧"只是身体中一名尽职尽责、为你着想的“员工”,而是坚持与之反抗的话,恐怕你的这种状态就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只要你有意愿且乐于接受它,恐惧时刻都准备着和你成为朋友。
不过,问题就在于:你准备好了吗?
临界点巴甫洛夫实验中所用的狗因其条件反射而出名。只要科学家摇一摇铃,狗就会流出唾液。这真有意思。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的是,实验用狗一直被关在大楼地下室里。有一次大楼遭遇严重洪水,营救者花了好几天都没办法救出这些狗。你可以想象最终营救成功时的可怕场面:大多数狗都淹死了,虽然有一些得以幸存,但也都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后,当铃声再度响起时,幸存下来的狗再也不会分泌唾液了。
也就是说,创伤甚至摧毁了它们的固有习惯。
有一些客户是因为陷入了危机才来向我寻求帮助的,在他们脑海中仿佛有一个警铃,它发出的响声越来越大,直到他们难以忍受,才来请我帮忙关掉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思维大脑)受到恐慌症折磨;忍受了20年糟糕婚姻的丈夫不知该如何抉择;积蓄一点点变少的单身母亲每次都把工作面试搞砸,却不知道原因何在。
在我眼中,他们都像是轮胎抱死的法拉利跑车,只能在原地打转。而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让轮胎再度正常运转。
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是因为陷入危机才来读这个文章,那你实属幸运。因为假如不是危机令你如此沮丧,令你想要寻求帮助并下定决心抛弃以往的老办法,那么,你能够做出改变的希望恐怕也会比较渺茫。
危机的程度也许并不严重。可能你会觉得自己像个小丑。虽然小丑能用杂耍逗乐他人,但如果反复不停地表演同样的节目,那么他也会变得迂腐无趣。最终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可笑,而一成不变则将让你逐渐失去理智。
当然,这也可能让你变得更好。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而假如疼痛、苦难、焦虑和压力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那么你就越会有动力去完成这趟与过往截然相反的旅程。
然而关键在于,你是否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绝境。任何时候,只要真心准备好想要改变或是成长,你都会出现这种性命攸关的感觉。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你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所用的方法都是没有出路的。你终于发现这么多年来,那些在你脑海中想要唤起你注意的种种真谛、信息或是知识其实都在一次次的与你擦肩而过。
遭到忽视的正是如下信息:在你的体内有一股叫作"恐惧"的能量,它具备无与伦比的价值。所以,再也不要竭力摆脱它了,连想也别想。
危机的到来意味着现在你终于到了让这些"负面情感"发挥作用而不是继续与其对抗的时候。
如果我并没有陷入危机呢?对于一颗种子来说,永远做一株不见天日的幼芽,显然比努力地去生长、盛开更加安全,但其实这也会使它更加痛苦--阿内丝·尼恩( Anais Nin )
觉得"我的人生无比美好"恐怕是最糟糕的事情了。因为这表明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消失不见了。太长时间停滞不前最终会让人感到无趣,变得呆滞迂腐,觉得人生不完整,好像缺了些什么。
人生中所有的情感(无论好坏),所有这一万种声音、一万名员工,或者随便怎样形容,是叫作"孩子"还是"乐器"也好,假如不能认真领悟它们,毫无疑问,你都将觉得若有所失。因为你确实遗失了些东西:你不再学习也不再进步,只剩下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来回撕扯。"一切都好"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它将我们困在其中,阻挡我们探索更高的境界,进而妨碍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不过别担心,就算没有受到那种促使你探索真我的创伤,这种进步也终将发生。植物永远会向上生长,尽管有时会走弯路,但最终还是会朝向太阳。
所以现在你有两种选择:是等待一定会出现的危机发生,然后在担架上接受这个真相,还是自己主动改变路线,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无论做何选择,你都需要直面内心的阴暗面,这样你才能重见阳光。你要去领悟负面情感、问题还有错觉,体会一直在等待获得你承认的恐惧。
如果要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抉择,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光明。假如继续逃避和抗拒恐惧能够令你满意,那么无论如何请保持这种状态吧!这样很不错,尤其是在你觉得没有任何烦恼的时候。
但如果你愿意像一个战士一样直面黑暗,那么我向你保证,这不仅会让你更加便捷地提升自我,而且,你还会在内心世界的另一面收获更多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