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方3月25日对前总统文在寅之女文多惠正式启动司法程序,这场牵动青瓦台魔咒的博弈正在升级。全州地方检察厅证实,去年9月市民团体举报的"航空公司特殊聘用案"已完成证据移交,检方将以受贿罪对文多惠提起公诉,并同步核查文在寅是否涉及共同受贿。

这场调查的焦点集中在文多惠前夫徐某的职场轨迹。根据检方掌握材料,徐某2017年入职济州航空时,仅凭中专学历便担任机务部要职,而同期竞争者中不乏首尔大学硕士毕业生。更蹊跷的是,该航空公司创始人李相稷曾多次在文在寅竞选集会上担任后勤总指挥。检方指控徐某任职期间获取的2.23亿韩元薪资构成"职务受贿",而文多惠作为实际受益人需承担连带责任。
政治观察家注意到,这次司法行动恰逢韩国政局关键节点。宪法法院3月24日刚驳回对总理韩德洙的弹劾,这位文在寅时期司法改革核心人物,正是由文在寅提名的法官文炯培、李美珍参与裁决后恢复职权。更微妙的是,尹锡悦弹劾案进入倒计时——若总统遭罢免,进步派候选人李在明极可能借势问鼎青瓦台。

司法系统的连环动作折射出韩国政坛的深层角力。文在寅退休后深居梁山农村,其自建的"平山村书屋"距离首尔足有300公里,但政治对手始终没有停止追查。从2019年"西海公务员遇害案"到2022年"月城核电站关停调查",保守派先后发起7次专项调查,最终都因证据不足搁浅。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手法与朴槿惠"亲信干政门"存在显著差异。当年特检组掌握三星集团直接向崔顺实控制的基金会注资的确凿证据,而本次指控的"受贿金额"实为受聘者合法劳动所得。首尔大学法学教授金宰贤指出:"将正常雇佣关系定性为权钱交易,这在韩国司法史上尚属首次。"

随着4月10日国会选举临近,各派系正展开最后冲刺。国民力量党近期民调支持率已跌破30%,而共同民主党借"医疗改革罢工"事件成功塑造改革形象。在这个敏感时刻重启对文氏家族的调查,被外界解读为保守派转移舆论焦点的战略动作。

青瓦台魔咒的轮回从未停止。从全斗焕到李明博,每位韩国前总统都陷入过"秋后算账"困局,但文在寅面临的局面尤为复杂——其女涉案金额尚不及朴槿惠案件的千分之一,而调查启动时点恰与政权更迭周期高度重合。当司法工具沦为政治筹码,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超越个案是非,成为检验韩国宪政成色的试金石。